2)第四百零八章:当头一棒喝_乱唐左心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始,我会先从各军中抽调符合条件的五百人,但军资武器却要你的商队另行置办。”

  杜乾运大为惊讶,“武器铠甲向来由朝廷调拨,而且武军在绛州一战中也缴获颇丰,怎么还要另行置办呢?”

  这在他看来有些难以理解,如此做除了铺张浪费以外,杜乾运想不到还有更好的影响,可是这种做法却与秦晋一以贯之的脾性大相径庭啊。

  “军中的武器铠甲都是朝廷拨付来的不假,但都是些次等货,包括武军前军在内,武器铠甲也不是军中最好的……组建的新卫队要成为武军中各营侧目的标杆,所以硬件条件必须是军中,乃至天下最好的。”

  听了秦晋的要求,杜乾运直皱眉咂舌,但好在仅仅是装备五百人的规模,还有运的余地,如果是整个武军,就算他倾尽所有金银,恐怕也未必能使得天子和政事堂的宰相们点一点头。

  就比如这回运来的臂弩,乃是杜乾运花钱大点买通了所有关节要员,以臂弩充普通弓矢,才得以运抵绛县。所以,这种方法可一而不可再。

  “军器监丞虽然是咱自家人,但毕竟武器铠甲是要从府库中调拨的,手脚做的多了,只怕会东窗事发,惹来大麻烦的……”

  秦晋见杜乾运似乎没有领会自己的意图,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

  “你误会了我的意思,谁说天下武器铠甲一定要出自长安武库呢?”

  闻言之后,杜乾运只觉得阵阵窒息之感腾然而起,呼吸困难之下好悬没晕厥过去,内心的震惊无以复加,难道秦使君打算在武军中私造武器铠甲?

  唐朝发令虽然不像汉朝那么残酷严苛,但对于武器铠甲的源头控制一样是极为重视的。不经朝廷允许,私自打造铠甲超过十付,则会以谋逆论处,夷灭三族。

  “使君要自造铠甲武器?”

  面对杜乾运有些结巴的疑问,秦晋点了点头。他这么做乃是出于更长远的打算,出于对李隆基的认知,朝廷对武军的刁难只会一日甚过一日,也就是说越往后摆在他面前的路就越是狭窄,这一点若只想着从长安那里寻找解决办法,无异于缘木求鱼。

  而这种艰难处境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朝廷在箭矢上的克扣,与粮草上袖手旁观。

  自从离开长安以后,长安没有为武军再拨付一粒粮食,如果没有商贸得利做支撑,只怕武军早就鸟兽散了。

  就在近日一早,他刚刚接到了来自长安的密报,政事堂驳回了武军第三次请调箭矢的要求,而据说此事中间有高力士的参与,才被迫夭折……既然其中牵扯到了高力士,秦晋就有理由相信,这背后一定会有天子的影子。

  所以,为解决眼前的困难也好,着眼于未来也罢,都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武军的武器供应问题。与伪燕叛军的较量一定是持久化的,少则三五年,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