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一十章 深入_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钢结构、木结构,减轻上层建筑的重量。

  新设计的高脚楼,不仅仅可以抵抗洪水,还可以有效预防海啸、地震、台风。

  甚至由于水冷制冷系统的存在,木结构房屋如果发生火灾,还可以利用屋顶的冷却水管,进行紧急灭火。

  至于木制品容易腐蚀的问题,这其实并不是一個无解的问题,江南地区现在大量生产的桐油,就是一种优良的木材防腐剂。

  除了桐油之外,还可以对于木材进行深加工,比如烘烤、碳化表面,加上定期维护房子,用几十年还是没有问题的。

  拥有这么多技术的人革联,都没有办法直接在热带河流的低洼河岸附近建立居民区,就更别提生产力和技术落后的达雅人部落了。

  因此这些逃亡者肯定没有在雨湖附近定居,他们只能选择地势比较高的山地边缘。

  而雨湖平原东南北三面,是雨兰山脉,以及雨兰山脉的支脉。

  “我们是从雨兰山脉的西北支脉——月熊山脉过来的,那一代并没有发现原住民的聚居地,也就是说他们极有可能逃到这一片区域。”

  一名黑衣卫指着地图上的一片山区。

  那里是雨兰山脉的西南支脉——红猩猩山脉。

  另一个黑衣卫分析道:“按照生物的能量需求,以及族群繁衍的需要,雨湖平原这一片5万平方公里的区域,也只能勉强可以维持巨蟒的生存。”

  根据那三个受到袭击的堡垒,其目击者的描述,加上被击杀的一条巨蟒。

  婆罗洲巨蟒的长度达到15~20米,被击杀的那条巨蟒,就有米。

  如此庞大的体型,必然要面临食物问题,虽然热带雨林的生物资源丰富,并不代表有无限食物。

  就在众人讨论巨蟒的时候。

  不知不觉之间,远处的天空已经黯淡下来,飞艇并没有下降,而是停在万米的高度漂浮着,这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一夜无话。

  第二天他们继续深入雨湖平原和周边的山地侦察。

  终于在第五天中午,他们在雨湖平原南侧的一片高地中,发现了一大片被烧焦的热带雨林,面积大概有50平方公里左右。

  而且烧焦的高地中,还有几十道炊烟,显然这就是达雅残部的新聚居地。

  “报告,根据我们的侦察,该聚居地只有500~700人口。”

  郝建眉头一皱:“只有这么点人口?继续以这个部落为中心,向东西南侦察三个方向再快速侦察一遍。”

  “是。”

  经过两天的仔细侦察,飞艇只在附近发现三个小部落,总人口还不到两千人。

  这个数字明显低于预期。

  拔锋寒提醒道:“会不会是迁移过程中,有一部分达雅人死掉了?漠北草原如果在冬天强行迁移,同样会造成大批人口死亡的。”

  对此郝建并没有否认。

  被占领了雨河三角洲平原之后,这些达雅人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