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二十三章 整合_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少部落人,有嚼槟榔的习惯,而槟榔这个东西在人革联的规定中,属于高毒植物,是严禁私人种植和销售的。

  在强力的管控下,当地人嚼槟榔的习惯,自然迅速从人群中消失。

  对于本身就没有觉醒族群意识的天竺各地,白玉楼有很多方法,可以改造这里。

  哪怕他们此时拥有5300万人口,也没有让白玉楼感到无法解决。

  毕竟这5300万人口,还要分为17个大族群,几百个小族群,简直是一盘散沙中的典范。

  天竺是一个散装文明的调侃,可不是在开玩笑,而是这个地方的真实写照。

  其实天竺这个名词,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地理区域名词,而不是一个国家名词。

  ……

  收到白玉楼和郝建的汇报之后,郑森成立天竺总督区,任命白玉楼为天竺总督,让他着手当地的改革工作。

  包括象雄州的安排,也一并交给了白玉楼。

  白玉楼计划将143万吐蕃人中的120万人,全部迁入天竺的恒河平原,再从天竺迁移一部分人口,进入南洋和大洋洲。

  当然,这其中的工作,肯定是伴随着血雨腥风的,估计至少有三百万人会被清理掉。

  另一边。

  在象雄州的雅江河谷中。

  一支地质勘探队伍,正在驻军和当地向导的帮助下,调查着这里的海拔高度、地形地貌、动植物。

  在横断山脉、象雄高原、巴蜀盆地等地区,也存在不在少数的调查队伍。

  怒江与澜沧江之间的横断山脉上空,一艘飞艇缓缓降落在一片河谷平原之中。

  这里只有一个小部落,人口不到两百人,属于哀牢诸部。

  很快这个小部落就被控制住,调查人员和50名士兵留下来,又卸下了一大堆物资。

  而这个部落的人,除了三个被留下当向导,剩下的人全部都打包带走,送他们去洞庭湖平原生活。

  这也是对于横断山区原住部落的常用处理方案,除了少数几个地方,保留城市和定居点,剩下的地方全部清空,作为自然保护区。

  调查队伍的带队队长王勃,是一个背着步枪的年轻人,他是地质和水利专业的学者,曾经跟着唐菲林学习过八个多月。

  当然他和初唐四杰的王勃没有关系,毕竟那个王勃是大儒王通的孙子,现在还没有出生,而且王通的一大家子早就跟着李唐跑去七河了。

  而一旁负责安保工作的士兵,除了常见布袋甲之外,还有5名准备了天灾战甲的精锐存在,哪怕是附近部落敢窥探调查队伍,也绝对没有办法威胁到众人的安全。

  王勃测量了怒江的水深,然后又在地图上写写画画。

  之后半个多月时间里,他们调查了附近30公里的河道情况,同时和隔壁澜沧江的调查队伍进行沟通。

  怒江与澜沧江中间的山脉中,两个调查队伍在两侧分别完成了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