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百四十章 潮流(一)_从推进城到多元宇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工?

  只要不是傻子,就不会请农民工。

  至于官营农场为什么敢制定如此高的工资标准,那是因为大机械的规模化生产,一个员工可以管理几百亩耕地。

  而且人革联又不需要压榨劳动力,高工资有利于提升员工积极性,也可以实现让利于民。

  这也导致民间的个体商户很难扩大,因为工资给得太少,不仅仅违反法律,而且员工为什么不去官营工厂和官营农场干活?如果工资和官营企业持平,那盈利又会大幅度减少。

  因此民间的个体商户都是以夫妻店、父子店之类的家庭为主,很少人会雇佣正式员工。

  现在赵明诚一家人,就陷入了左右为难的困境之中,要么去乡下耕田,要么在城里面打工,或者开小店。

  本来赵明诚还想去应聘青州中学的教师的,结果人家校长让他去青州新学堂回炉重造,取得新学毕业证书之后,再通过思想评估,才是可以向学校投简历。

  白玉楼可没有囫囵吞枣,如果接纳这些旧文人进入教育系统和文化系统,会遗害无穷。

  现在境内的学校教师、各地宣讲官,都是白玉楼的学生、秘书官,还有政务速成班、军队退伍兵组成。

  这些人都是新思想教育出来的,很多人不是孤儿,就是贫苦大众出身。

  旧文人是不值得信任的,他们都是地主出身,让他们进学校教育孩子,那他们会教什么?

  还不是儒家的四书五经,搞什么天人感应、纲常伦理、君君臣臣、才子佳人那一套。

  为什么自古开国君王威风凛凛,压得文臣卑躬屈膝,但往往后代很容易被文臣忽悠?

  就是皇家的教育被儒家文臣把控了。

  朱元璋牛逼吧!

  但他一死,还不是让文臣反攻倒算了。

  因此白玉楼从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接纳旧文人的想法。

  哪怕赵明诚是考古学者,也不会被纳入考古司之中。

  考古、戏曲、诗词歌赋、绘画、雕塑之类的文化领域,看起来不影响经济、政治和军事。

  实际上,文化的潜移默化是非常隐蔽的,又是防不胜防的。

  就如同后世的某些砖家,简直是笑掉白玉楼的大牙。

  你可能永远不会相信,一个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掩耳盗铃到何种程度。

  比如黄河每年泛滥成灾,尼罗河也泛滥成灾,前者是灾难,后者却是“上天的恩赐”。

  还定期泛滥?

  还带来肥沃的泥土?

  还有养活几千万人口?

  二十一世纪的埃及上亿人口,粮食自给率才20%。

  你告诉我四五千年前的尼罗河流域,可以养活几千万人口?这怕不是用了天顶星科技了?

  人家天竺拥有世界最大面积的平原耕地,还是水热同期,可以一年三熟,同一时期也就几百万人口。

  由此可见,这些学术门阀为了跪舔,也是无所不用其极了。

  白玉楼看不上这些旧文人,知道这些人的劣根性,他们的存在,也仅仅只能作为生物而存在,绝对不能让这些人掌握了文化的话语权。

  就算是要改良传统文化,白玉楼也不打算用这些人,而是要以新思想的学者为核心,用唯物主义、科学思想、大同思想作为过滤器,批判性的继承传统文化。

  用旧文人改良传统文化?

  这和让猫看管咸鱼没有什么区别。

  哪怕是白玉楼知道赵明诚和李清照的存在,他也没有什么名人搜集癖,旧文人就是旧文人,很多东西是改变不了的。

  新时代的大船,没有给旧文人的位置。

  他们要么自己主动适应人革联,要么彻底凋零在历史的滚滚潮流之中。

  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这是大众的朴素印象,也反应了一个现实,知识从来不代表道德,甚至有知识的人,作恶起来更加丧心病狂。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