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八章 先进的侧杆操纵(求订阅)_大国空天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前方的仪表。当然如果是左撇子飞行员,可能就有点难度了!”

  换成侧杆驾驶后,就和开车差不多了,汽车的驾驶杆也是放在右侧的,不过左撇子经过训练也是可以适应的。

  早期的战斗机不采用侧杆驾驶,一方面是因为它们都不是电传操纵的飞机,根本无法采用侧杆设计,比如说苏二七战斗机,它采用的就不是电传操纵系统,所以也是中杆驾驶。

  从原理上说,飞机的飞行控制,接受飞行员的操作指令是由驾驶杆和脚蹬负责的;实现则要靠水平尾翼、副翼等气动面偏转。而机械飞控系统中,驾驶杆和脚蹬会牵拉金属连杆或者钢索,连杆和钢索的前后移动则控制平尾等偏转。

  歼十战斗机虽然是电传操纵,但是当年在设计的时候,侧杆还不成熟,所以为了减小风险就没有采用,还是用中杆。

  同时期的阵风战斗机,就采用了侧杆设计,而且设计得非常成功。

  而和F16战斗机同时期的米格29战斗机,虽然说机动性也非常不错,但是设计得并不算成功,采用侧杆驾驶的F16战斗机虽然在机动性方面,或许还不如米格二十九战斗机,但是它在空战中,飞行员却可以更好的抗过载,可以做更大的机动,从而打败米格二十九。

  米格二十九战斗机在设计之初,就是要与F-16争夺制空权,还要拦截F111等战术打击飞机,单发显然无法提供足够的推力,只得采用双中推设计,结构重量过大,燃油储备少,作战半径比体积更小的F-16还差,最终成为了鸡肋。

  这一次歼十战斗机改进型的论证会,开得非常成功,李轶提出来的设计,都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接下来这项工作也要着手开展了。

  现在李轶终于有机会,让中国军迷们,弥补一个遗憾了。

  那就是很多军迷,都替歼十战斗机感到可惜,由于发动机不给力,歼十A战斗机的综合性能,明显不如欧洲双风。

  其实在气动设计上,歼十战斗机明显还要更好,最明显的区别就是鸭翼的设计,在鸭翼和主翼的相对位置选择上,歼十战斗机与欧洲双风是不一样的。

  鸭翼的位置和大小设计,是非常关键的,既要考虑超音速配平,又要考虑到大迎角飞行时对主翼产生的气动影响,还要考虑低速大迎角增升的效果。

  所以鸭翼的设计也要有所取舍,台风和阵风走的都是极端,台风战斗机鸭翼位置最远,而阵风则是最近的,歼十战斗机是在中间。

  台风战斗机的鸭翼,可以获得更大的配平力矩,而阵风战斗机的鸭翼布局甚至与主翼产生了重叠,这主要是为了减少鸭翼下洗流对主翼升力系数的影响。

  鸭翼与主翼之间的垂直间距,也是关键的参数,歼十明显要大于阵风,这使得歼十战斗机不仅仅在低速时能发挥良好的增升作用,在高速飞行时也能产生好的气动效果,这是因为歼十战斗机在设计时,还考虑到了高速截击的作战需求。

  等十四点五吨推力的涡扇十A发动机,装上歼十B战斗机,那么歼十战斗机综合作战性能,就不比欧洲双风差了,甚至还有一定的优势。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