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浅析新时代青年如何坚定文化自信_大嶝见闻:“炮击金门”停止三十年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部分青年青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程度不深、情感态度不坚定、践行力不够,要求当代青年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

  (二)对当代西方意识形态渗透的警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与西方文化都是由一定的社会存在决定的。这也就决定了西方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明显的不同之处。一是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调集体主义,坚持大一统。纵观中国史,从秦始皇一统天下、加强中央集权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及今天党中央强调的和谐社会的构建等,处处体现着大一统的思想。二是立场不同。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中国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这使得中国各民族在灾难面前可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而西方恰恰与中国相反,表现为个人利益大于集体利益。三是西方人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独立意识,他们重视事物的发展变化和多样性,而中国就比较注重集体意识。四是,西方文化具有独立性与开拓性。一方面,这种开拓精神促使西方的政治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这种开拓精神在某种程度上表现为征服性。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处处体现着“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等理念。因此,对于新时代的青年而言,要辩证地看待当代西方文化,既看到西方文化中某些合理的能够为我所用的存在,又看到其糟粕的或不适合我国国情的部分,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

  (三)树立的正确文化价值导向

  首先,年轻人必须有意识地传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概念,并弘扬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年轻人需要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便他们可以利用传统文化来“古为今用”,而可以利用西方文化來“洋为中用”。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以对文化的认识和选择为前提。因此,年轻人应该多读一些有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学习更多关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他们尤其需要更多地了解现代中国。那些屈辱的痛苦历史,经历的流血与泪水的故事,以及新中国在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改革中的奋斗与发展的历史。

  年轻人只有充分了解中国的文化和历史,才能实现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在当今的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他们才能正确面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意识地选择自己的民族,国家和党派所宣称的主要文化和优良文化。在日常生活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