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7章 入瓮(第2更求订阅)_大唐发明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平抑粮价的事情搞定之后,李二心情大好,胃口大开,端着碗吃起番薯粥。

  因为干旱的缘故,五月的天气已经开始热起来,秦墨开始喝起番薯粥,这种大热天喝番薯粥,是最爽快的事情。

  李二端着碗喝得稀里哗啦,吃着蒜蓉炒番薯叶,一连喝了四碗,拍拍肚皮,“爽快。”

  “这是什么蔬菜?”番薯叶很合李二的胃口,被他和老阴货一扫而空,秦墨都没下几次筷子。

  秦墨道,“这是番薯叶,营养很丰富,可不但人可以吃,而且还可以拿来喂猪。”

  “猪食?”李二和老阴货脸一黑,刚才他们还说是人间美味来的。

  吃完饭,李二和老阴货就回去了。

  按照秦墨的计策,第二日的早朝,老阴货向李二上了奏折,奏请开仓放粮,平抑粮价。

  李二准了老阴货的奏折。

  一声令下,关中各处的粮仓纷纷打开,源源不断的粮食开始对外发售,价格定在三十文一斤。

  这些都是去年秦墨拿了李二卖盐山的钱收购回来的粮食。

  三十文钱一斤,只能算是不赔不赚。

  “朝廷放粮了。”

  朝会之后,五姓七望和那些垄断了关中粮食销售的大粮商们皆是知道了,他们在朝廷之中皆是有自己眼线的。

  这批粮食放出来之后,粮商们却一点不慌,因为即使是三十文钱一斤,他们都还是大赚的。

  但五姓七望却是大为慌张了,于是再次齐聚王家。

  “朝廷这次放粮,是否会对我等所谋大事有影响?”

  他们要顺利举事的关键就是蝗灾导致百姓流离失所,到时候给口饭吃,就有人跟他们起事。

  但若是朝廷稳住了粮价,甚至有粮食赈灾,那他们的谋划就落空了。

  虽然依旧可以举事,但是成功的可能性就大大的降低了。

  因此,对这件事很重视。

  王寿沉吟道,“大唐连年干旱,朝廷的粮食早就消耗一空,没有太多的粮食,只要粮商坚持住,粮价稳不了。”

  “我们可以大量购买粮食,同时还让粮商们暂停对外售粮。”王敬直出了一条毒计。

  “后生可畏。”众人皆是赞叹,“就这么办。”

  长安城第一天三百万斤粮食,连一个水花都没漂起就被卖光了。

  市面上的粮价已经涨到了五十文一斤,朝廷的粮食才三十文钱一斤,自然引起了百姓的抢购。

  平抑粮价的事情由秦墨在操作,所以晚上的时候,老阴货把情况告诉他。

  “百姓现在很恐慌,是否要限制每人购买粮食重量?”有阴货有些发愁。

  说到治国理政,秦墨拍马也比不上他,但若要论商战,他自然是不及秦墨的。

  “不要限制购买量,否则林邑的粮食回来了,如何引他们入套,明日增加到五百万斤。”

  如果限制了购买量,固然是绑住了抬升粮价之人的手脚,但也等于是救了他们一把。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