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7章 兴国方略_附身做皇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似过江之鲫,趋之如骛!”羊修文道。

  这时,季玄陵自王座起身,走向宫殿中央,来回审视群臣询问道:“秦律森严,涉罪者非死即伤,若恢复吏治,重典治国,何人敢以身试法

  况且,大秦经郭天禄祸害,早已千疮百孔,卖爵赐爵能得到不少贤才.”

  为尽快弥补钱粮的缺失,推行卖爵赐爵之法,季玄陵绝非一时兴起。

  若他记得没错,后世文帝,景帝,武帝时代,便推行此法,以爵位换取钱粮。

  为支持征讨匈奴,武帝甚至特意设武功爵。

  今大秦爵位与后世类似,一级曰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五大夫,六官大夫,七公大夫,八公乘,九五大夫,十左庶长,十一右庶长,十二左更,十三中更,十四右更,十五少上造,十六大上造,十七驷车庶长,十八大庶长,十九关内侯,二十彻侯。

  如何不能贯彻,推行。

  羊修文闻声,瞬间默然不语。

  王上的做法看似荒唐,实则所有授爵赐爵之人,皆在秦律限制之内。

  刨除利害,此举能帮助朝廷筹集到钱粮,又能招募不少人才,却是瑕不掩瑜。

  其他文臣想透彻后,多数不再反驳。

  寥寥数人反驳,却没有改变季玄陵的态度

  没有钱粮,便无军队,无军队守边,秦国危矣。

  破例推行卖爵赐爵之法,顺理成章

  定下此事,已是黄昏

  季玄陵摆摆手道:“今后百官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尽快恢复朝堂秩序,时辰不早了,大家散了吧。”

  大秦军政已经被季玄陵彻底掌控,今郭天禄伏诛,又在百官面前树立起新君权威。

  季玄陵没有认为诸事皆宜,高枕无忧。

  相反,越了解大秦处境,越有危机感,来自东方六国,南方大康的威胁,似一柄利剑悬在心头,他怎敢轻敌大意。

  今日策论,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退朝后,文武百官躬身走出章台宫。

  一个个长长喘口气如释重负,彼此窃窃私语,讨论白天发生之事。

  震撼

  发自内心的震撼

  郭天禄信心满满欲取代大王时,却遭王上反戈一击,旦夕之间,从把持朝政的权臣,沦为随时被处以极刑的阶下囚。

  大王手段之凌厉,反击之迅速,他们由衷钦佩季玄陵的谋略,又心生忌惮,不敢再轻视对方

  最让文臣武将惊诧的是,铲除郭天禄后,季玄陵的贤明,睿智,海纳百川。

  初次处理朝政,却针对大秦的时弊,提出一揽子行之有效的建议。

  纵然各项措施来不及在大秦各郡推行,但他们能够提前预测到,各项政令落实后会给大秦带来怎样的改变。

  “殷太尉,王上主政,颁布各项政令,太尉以为大王是否有振兴大秦的决心?”奉常陆世铭靠近殷鸿,声音低沉的询问。

  在郭天禄控制下,王上唯唯诺诺,毫无主见,既没有明君风范,又没有经国治世之才,他担心季玄陵一时兴起。

  若大王朝令夕改,会让王室丧失威严。

  同行的同僚闻声纷纷迈步靠近,侧耳聆听,一个个好奇季玄陵的抉择,及对大秦未来的安排。

  。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