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169章 算无遗策的三孙,失策了?_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舅祖爷,你放心好了。朝廷禁营私盐。大明盐业公司,朝廷占两成,大明科技院占八成。”

  “朝廷就不说了,大明科技院和国子监一样,都是官办。”

  “虽然我们大家入股,根本不影响官办的性质。”

  “大明盐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在于:盐。我们产出的食盐质量更好、效率更高,因此价格更低。”

  “舅祖爷,朝廷的盐税不仅不会减少,还会增加。老百姓也能吃得起盐了,两全其美,陛下不会说什么的。”

  蓝玉平时都是琢磨打仗的事了,根本不关心柴米油盐的事情。

  看朱允熥说得如此肯定,思路如此清晰,不仅去掉了担心,反而更加兴奋。

  自从朱允熥从杭州回来,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说话的底气足了,声调高了,言语之中充满了自信!

  这绝对是好现象!

  只要朱允熥当上储君,蓝家、常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假如朱允炆当上储君,就算是陛下不清洗蓝常两家,等到朱允炆继位之后,一定也不会饶过。

  “允熥,你成立公司,朝廷也不给钱,还占二成。肯定缺钱吧,缺就给咱说,舅祖爷砸锅卖钱,也要支持你把公司办成、把科技院办好。”

  蓝玉的表态让朱允熥十分感动。

  作为历史上的名将,蓝玉在朱允熥心目中的地位不可替代。

  蓝玉的作战风格,大胆而冒险,与常遇春极为相似。

  穿越至此,还有着血缘关系,当然要保护他们。

  前一段,为了消除陛下的怒气,朱允熥劝蓝玉还掉了田庄、解散了庄奴。

  这样一来,蓝家就少了一大块收入。

  让蓝家入股大明盐业,也是为蓝家创造额外的合法收入。

  成立大明盐业公司,此事得让陛下知道。

  于是,朱允熥让方孝孺代笔,就成立大明盐业公司一事写成奏疏。

  方孝孺写完,内阁辅臣杨溥来了。

  杨溥来京多日,这是第一次拜访吴王朱允熥。

  见到朱允熥,先是深深施一礼:“吴王,提携大恩,没齿难忘。”

  朱允熥哈哈一笑:“弘济,不必客气。你如果是个庸才,本王根本不会推荐你!听说你在内阁做得不错。”

  杨溥这下子更确定了,果然就是吴王向陛下推荐的。

  “弘济,你来了正好。这是我替吴王写的奏疏,你看看有何不妥。如无不妥,请交陛下。”

  方孝孺说道。

  “敢问,是方夫子吗?”杨溥问道。

  方孝孺脸上一红,自己给吴王朱允熥当老师的事,人尽皆知。

  都在笑话他命苦,去教一个白痴,去雕一段朽木。

  尽管他明白朱允熥绝不是废物,他的水平不在任何大儒之下,但他也不敢向别人说出真相。

  杨溥看完之后说道:“开办大明盐业,与国与民,均极为有利。”

  “只是,这成本未免太高,前期投入恐怕太大,朝廷又不给予支持,吴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