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184章 老朱,过分了啊_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从推广标点符号以来,大臣们纷纷请方孝孺给他们讲标点符号如何运用。

  一时之间,方孝孺炙手可热,成了人人争抢的对象。

  最后,方孝孺还是在翰林院专门讲了几天,对官员们进行了分批、集中培训。

  因为,朱元璋下了一道命令,凡是标点符号用错者,按错误多少扣除俸禄。

  官员们的俸禄本来就少,再一扣除,日子就没法过了。

  所以,官员们学得非常认真。

  方孝孺此时终于找到了存在感。

  在吴王府里,实在是闲得着急。

  每次朱允熥回来,方孝孺都不是教他功课,而是进入书房。

  朱允熥口述,方孝孺记录,最后形成了《西游记》。

  在吴王府中,方孝孺只是一个记录者,连史官都不如啊。

  没想到《西游记》得到了陛下的高度认可!

  特别是标点符号,引起了大明的阅读革命!

  从此之后,普通老百姓也可以看得懂书。

  文人的使命是什么?

  其中重要的一条是:以文化人。

  化什么人?

  当然是最广大的百姓。

  如果人人都读得起书、读得懂书,大明该是多么安定祥和,该是多么繁荣昌盛!

  吴王用一套标点符号,就解决了这个大问题。

  让更多的老百姓得到自觉教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可能。

  自己曾评价这套标点符号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并非夸张、溢美之词。

  且不说标点符号,就《西游记》的内容来讲,很有陛下要求的朴实浅白的行文风格。

  《西游记》刚一出版,就引起了强烈反响,特别是得到了普通民众的欢迎。

  据书商孙仲连讲,第一次印刷就卖出了五万套。

  马上,各地的订单纷至沓来,马上要印十五万套!

  这本书真的是要赚大发了。

  让他佩服不已的是,吴王朱允熥居然把这些钱直接拨给了陶成道。

  让陶成道广招人才,有教员,有学员。

  教员有工资,学员有补贴。

  吴王朱允熥要求,不管教员还是学员,工资和补贴都得是国子监的两倍。

  朱允熥这纯粹是出自家的钱,办公家的事!

  在杭州打窝寇也是如此!

  朱允熥从来没有宣扬过这些,他一直在默默地做事,低调而务实。

  只有近距离接触吴王,才能感觉到吴王内心的博大和胸怀的宽广。

  这样的人,才是储君的上上之选。

  当然,方孝孺怎么也不会想到,朱允熥通过前四年的平躺,积累了海量的咸鱼值。

  除了热兵器每种只能兑换一样之外,其他的物品,几乎都能满足他的要求,且几乎没有限量。

  有再多的金子,也买不来系统中的物品,比如说各种食材。

  所以,赚来的钱,朱允熥都投到大明科技院中。

  只有通过大明科技院,才能让自己兑换到的武器进行量产。

  同时,大明科技院也可以成为自己的一件隐身衣。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