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21章 老天爷都不敢这么做梦_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既然葡萄牙能万里迢迢跑到我们大明来,这说明他们的技术非常先进!

  最少他们的船要比我大明的船好!

  幸亏有三孙啊。

  三孙前年就开始想方设法让郑和到杭州当知府,主要负责在杭州船厂造船。

  三孙很明显就是在提前做准备,来应对他所讲的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如果不是三孙,咱哪里知道还有什么意太力,还有什么葡萄牙、稀板牙?

  如果没有三孙,到时候这些个海盗、强盗打过来了,咱是不是也和后来那个狗屁大清朝一样输得一踏糊涂?

  三孙就是老天赐给咱的宝贝!

  听三孙的心声,三孙有些着急了,这就好啊。

  咱不怕别的,就怕三孙不着急。

  看三孙从乌孙城离开之后,天天也不着急赶路,只顾跟着徐怀锦慢悠悠地看风景。

  三孙,真叫一个墨迹!

  得回去了,把北方和中原地区生产自救、抗旱救灾的事情安排一下。

  等不及的朱元璋和毛易绑上绳子,让朱允熥将他们送回了养心殿。

  看到朱元璋和毛易突然消失了,罗伯特、露琪亚等人又惊呼起来。

  ……

  奉天殿,朱允炆一进来就直接安排任务。

  “我昨日思考一夜,觉得对北方和中原大旱一事的安排欠妥。”

  一句话就让大家有些奇怪。

  作为皇帝,当众承认他的失误和错误,非常难得。

  很多大臣还是头一次见。

  “我昨日少说了重要的一条,那就是组织北方和中原地区的府州县乡,进行抗旱救灾,让广大农民都动起来,搞生产自救。”

  “工部督水司要即刻安排资金,用于受旱地区的打井和灌溉。要多打井,搞好灌溉。”

  “户部与工部通力合作,抓好农业水利基本建设。”

  听到这里,大臣们有些服气了。

  这样的安排才合理!

  就算是不为救灾,搞好打井、水渠等基础建设,也有利于提高粮食产量。

  不管是眼前救灾救急,还是对以后的生产稳定,都是有好处的。

  “户部要负责与大明科技院做好沟通。大明科技院有个大明种业,他们培育出了一个新的作物品种,叫甘薯!”

  “甘薯的产量很大,在哪儿都能种,每年的春、夏、秋三季都能种。”

  “就算是抗旱无果,秋粮绝收,也能用甘薯给补过来。”

  齐泰问道:“陛下,甘薯,产量有多高?”

  朱允炆道:“亩产最少是四十石,最高可到七十石。”

  轰地一声,奉天殿中一片议论之声。

  所有的大臣都感到,这个年轻的皇帝,太不靠谱了。

  亩产七十石?七石都不可能!

  那个弹劾大明科技院的御史问道:“陛下,亩产是四石吧?”

  朱允炆很认真地说道:“是最少四十石,最高可达七十石。”

  确定无疑,朱允炆刚才没说错。

  “陛下,臣弹劾大明科技院,妖言惑众,大言欺君!”御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