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580章 海晏河清,真的可以?_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陛下,臣一定不负厚望,以治河为此生专务,矢志不移!”

  宋礼立马跪下谢恩、表态。

  吴王已经走到了最前排,宋礼也不好专门跑过去表示感谢。

  “宋礼,你说说,治黄究竟怎么个治法?”

  朱元璋刚才没有重视宋礼的说法,这又重新问了起来。

  宋礼道:“陛下,臣以为,该堵的时候堵,该疏的时候疏,有的河段要堵,有的河段要疏。”

  “臣只对部分河段进行过考察,那是在臣的老家。”

  “具体怎么做,还得经过实际考察。”

  “最少要从山西的壶口开始考察。”

  王清选笑道:“宋郎中,照你这么说,治河治到何时?你从山西考察一直到下游,一年时间就过去了!”

  “马上黄河汛期就到了,哪里容你去考察、观光?”

  宋礼根本不管王清选的袍子颜色和级别,冷冷一笑:“这位大人,您如果有好办法,在下可以让贤!”

  王清选立马闭嘴了。

  自古以来,治河都是吃力不讨好的活!

  共工不懂治水、玩忽职守被尧免了职。

  鲧虽然治水很卖力,但同样因方法不当而酿成了灾难,刚开始被流放到羽山,最终被舜帝杀掉。

  接着是大禹,在外治水十三年,劳身焦思,三过家门而不入。

  其后的西门豹、范仲淹等人也曾治过水,但是他们遭到多方质疑。

  因为治水涉及面太广了,没有足够的威信,如何号令上下游?如何协调左右岸?

  动不动就要征调各地的民夫。

  元朝的贾鲁治河,一征就是二十万!

  淹哪个县,不淹哪个县?

  在哪个县堵,到哪个县疏?

  牵扯各方利益!

  自古以来,凡治河者,最后都要被告状!

  先不说大流域治理,就范仲淹来讲,仅仅是在苏州治水,就遭到从朝廷官员到地方乡绅的质疑和反对。

  范仲淹光是作解释,就进行了一年多的时间。

  因为不作解释,户部、工部不给支持!

  钱粮从何而来?民夫怎么征调?

  因此,范仲淹认为这种风气非常不好,只要一提搞水利建设,就有非议、刁难,如果不是朝廷亲自主持搞,就不会成功。

  王清选只是一个礼部侍郎,去治河?

  这等于是搭上了他今后的前程!

  「哈哈,宋礼,真有个性!」

  「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在某方面有专长的家伙,都有个性!」

  「那些个吹吹拍拍、啥也不会的官员,不敢有个性!」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专心于实务、实事的人,不会去研究人的心理,也不会去看别人的脸色行事。」

  「宋礼,怼得好!王清选,该怼!」

  「youkanyouup!你行你上!」

  「国人向来如此,不管是一个单位还是一个团体,总存在着三个三分之一。」

  「三分之一在干,三分之一在看,三分之一在捣蛋。」

  「很多人说起来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