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613章 定期换防_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元璋生气了,满脸黑线。

  朱允熥发现了,急忙问道:“爷爷,你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没有,没有,好好的,只是想到了历史上的事情。”朱元璋答道。

  “爷爷,看来你对历史很感兴趣啊。以史为鉴,可以知更替。”

  朱元璋感到刚才三孙只说了藩王的危害,但没有说到底如何解决。

  那就趁热打铁,从三孙口中套出来。

  “我想起了历史上削藩的方法。”朱元璋说道。

  「啊,削藩?老朱怎么想起来这个?」

  「老朱不会是准备削藩吧?」

  「要真是这样,岂不是打自己的脸?」

  「老朱固执无比,肯定不会。」

  朱元璋心道,咱知道分封藩王的巨大危害了,当然要强力纠偏!

  咱一手创立的大明,不能由自己的后代祸祸了!

  与江山社稷相比,咱的脸面算什么?

  汉武帝晚年做了不少糊涂事,比如巫蛊之祸,李广利事件等等。

  最后汉武帝写下了有名的《轮台罪己诏》。

  在罪己诏中,汉武帝全面总结了所犯的过错,并及时调整了国策,从此不再向匈奴出兵,恢复了汉初与民休息的政策。

  由于汉武帝的及时悔过和调整国策,才使得汉朝避免了过早的灭亡,为后来的《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

  马光所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

  汉武帝能向天下人公开承认错误,咱有什么不能做的呢?

  对了,汉武帝!

  汉武帝不也是解决了藩王做大的问题吗?

  就说汉武帝的推恩令吧,这样引出三孙关于彻底削藩的办法比较丝滑。

  “汉武帝的推恩令,你了解吧?”朱元璋问道。

  朱允熥倒是没有藏着掖着,直接说出了推恩令的内容和效果。

  “推恩令就是要求由以前的各诸侯所管辖的区域只由其长子继承,改为其长子、次子、三子共同继承。”

  “按照汉制,推恩令下形成的侯国隶属于郡,地位与县相当。”

  “封地大的王国被分成封地较小的侯国,这个过程直接导致了王国的缩小和朝廷直辖土地的扩大。”

  “有了推恩令,汉朝朝廷不用贬斥诸侯王,就使得大的王国自己分崩离析了。”

  “在此之后,侯国辖地仅有数县,彻底解决王国封地过大问题。”

  “并且用推恩令,反而让藩王们感到皇帝的善意,认为是为他们好。”

  “汉武帝的这一招玩得相当高明!”

  朱允熥说完,朱元璋听不到朱允熥的任何心声了。

  “没有了?”

  “没有了。”

  “哦,汉武帝的削藩,着实高妙!简直是完美无缺!”朱元璋道。

  朱允熥道:“的确是完美。”

  「世上哪儿有完美无缺的事情?」

  「汉武帝其实还是没有彻底解决问题。」

  「推恩令最大的好处是,消除了藩王的威胁,巩固了中央集权。」

  「但是仅就发展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