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0626章 朕当年杀错了他_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所有的官员都后悔了。

  特别是刚才叫得最凶的官员肠子都悔青了!

  非得要揪出来此人,甚至要将其千刀万剐!

  谁知道,陛下说此人就是吴王朱允熥!

  该想到的,能想到的!

  能当面说陛下不是明君的人,岂是一般人?

  要么就是疯子。

  谁能与疯子一般见识?

  不是疯子,早就被锦衣卫一刀咔嚓了,还用等到大家来提醒?!

  要么就是与陛下关系十分亲近之人。

  朱允熥说陛下不是明君,陛下又能如何?

  朱允熥就是有一股子浑劲,曾经当着大臣们的面与陛下吵架!

  陛下气得够呛,却又无可奈何!

  刚刚因为吴王的原因,文武百官才涨了待遇,你此时却要将他千刀万剐?

  草率了!

  果然,遇事不能急!要多思考,最好是跟在别人后边。

  孔子曾说过: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拿冲动当勇敢,就是愚痴。

  朱元璋此时有一种恶作剧般的畅快,笑意盈盈。

  “吴王说了一件事一个人,这个人叫叶伯巨,你们有谁还记得?”朱元璋终于忍住了笑问道。

  文武大臣们当然知道这个人。

  这个人官职虽然不大,但他却干了一件轰动朝野的事情。

  明洪武初年,叶伯巨因精通经学而被推荐到国子监学习。

  洪武八年,后来朱元璋下诏,选国子监学生分赴北方任职,宣政教化,废元末轻文之陋俗,振兴民间读书风气。

  叶伯巨被分发到山西,任平遥儒学训导。

  洪武九年,因天象出现星变,好多人以为是上天示警,预示着国有大难或天下有不平之事。

  朱元璋遂下诏,要天下士子上书朝廷,指出政治得失或不公之处,提出批评或建议。

  叶伯巨读诏书后决心针对朝廷得失,上书指明关乎国政典宪的一些大弊端,劝谏皇帝。

  叶伯巨马上起草《奉诏陈言疏》,疾呼“当今之事,所过者有三:分封太侈也,用刑太繁也,求治太速也。”

  看到叶伯巨的奏疏直斥其忌,朱元璋气得大叫:“小子间吾骨肉,速速逮来,咱要亲手将他射死!”

  于是派官兵星夜奔驰,将叶伯巨解往金陵。

  叶伯巨被关在刑部监狱,受尽虐待,活活饿死。

  大臣们也都知道,叶伯巨说的是实情,但是叶伯巨说得太过直白。

  分封亲王、重典治贪、加班加点,这正是朱元璋最为得意的地方!

  谁知道正是他的得意之处,却被叶伯巨说得狗屁不是!

  朱元璋不生气才怪!

  文武大臣们虽在觉得叶伯巨说得好,为文武百官们说了话,但是大家对于叶伯巨的悲剧也只能抱以同情。

  甚至,有些大臣还在笑话叶伯巨。

  还有官员把叶伯巨作为反面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后辈和门生。

  叶伯巨此人年轻气盛,错误地理解了陛下的心思。

  陛下让天下士子上书朝廷批评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