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664章 朱高煦的不幸_苟在大明我被朱元璋偷听心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的防范就松了很多。

  特别是在西域之时,徐怀锦与朱元璋、朱允熥好几次同处险境,这种经历让三人的关系进一步拉近,就如同亲人一般。

  如今,徐怀锦与朱允熥的关系已经得到了朱元璋的亲口认可,更上亲上加亲。

  徐怀锦的叙述不急不徐,娓娓道来,朱元璋听着十分过瘾,时不时地夹杂着几个好字。

  徐怀锦叙述过程中当然免不了要提及“黄药师”“吴王”,其实此人是燕王的二儿子朱高煦。

  “爷爷,”徐怀锦笑道:“您可知道那个冒充吴王的人是谁吗?”

  朱元璋道:“此人倒是不错,能与三孙义结金兰的人,肯定错不了。只不过,此人直闯进去,却是不妥。”

  “当然,要是他知道他大哥的本事,这么做也算情有可原。”

  “不过,就算如此,也是太过托大,此人还是鲁莽了。”

  朱允熥见徐怀锦要说出答案,突然拦住了话头:“爷爷,我这个义弟啊,叫高旭,其实是我的粉丝,金粉。”

  徐怀锦明白了,夫君不让她透露朱高煦。

  「不能让老朱知道,我那义弟就是朱高煦。」

  「我和燕王的二儿子义结金兰,会把朱棣气傻,会把老朱气晕!」

  「在老朱心目中,朱高煦无赖无用,是个典型的混蛋。」

  「老朱对所有的孙子,最烦的就是朱高煦。」

  朱元璋听到这里,果然很恼火,三孙,居然和这个废物十孙义结金兰。

  三孙多大的本事啊,居然与朱高煦这个混蛋混在一起,成何体统?

  洪武年间,皇子无诏不得离开封地,随着几位皇孙逐渐长大,朱元璋思念孙子,便召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等几位年长的皇子之子入京读书。

  这期间,朱高煦和几位堂兄弟,包括后来的建文帝朱允炆都很熟悉。

  朱高煦言语和行为都非常轻佻,多次惹得朱元璋不高兴。

  朱元璋对其他皇孙都十分宽厚,唯独对十孙朱高煦却非常不喜。

  「老朱哪里知道,论武功,论军事,朱高煦是他孙子当中最优秀的。」

  「但朱高煦却被朱元璋讨厌,被朱棣诓骗,被仁宗捧杀,最后被侄子活活烤死。」

  听到这里,朱元璋吓了一跳,十孙居然被烤死了?

  十孙再让人生厌,也不能被烤死吧?

  「朱高煦是不幸的,他的“不幸”是他生下来就是次子,更不幸的是,他心比天高。」

  「洪武二十八年,老朱下旨封朱高炽为燕王世子,这就意味着,若干年后,继承燕王爵位的将是朱高炽,而朱高煦一脉,则会沦为旁支。」

  「这是正常的藩王传承秩序,朱高煦也只能认命。」

  「此时此刻,朱高煦并没有对自己的兄长表现出觊觎之心,或者说,他的野心并没有被激发出来。」

  「直到几年后,他被父亲朱棣的话所诱导,开启了他的觊觎之路。」

  「靖难之役爆发后,朱棣命长子朱高炽镇守北平老巢,他带着次子朱高煦一路南下。」

  「朱高煦英勇善战,在战场上屡立奇功。」

  「在白沟河之战,朱棣被南军名将平安和瞿能夹击,几乎精疲力尽之时,朱高煦率领数千精骑杀来,将瞿能父子斩于阵中。」

  「朱高煦一路杀伐,救父亲于乱战之中,让朱棣感动不已。」

  「朱棣在靖难系列战争中,败得最惨的莫过于东昌之战。」

  「当时,南军将领盛庸设下埋伏,引诱朱棣深入,几乎一举将朱棣击杀。」

  「朱棣侥幸逃脱,但朱棣麾下大将张玉战死,朱棣独自逃命,多亏朱高煦赶来,击退了南军。」

  「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在靖难之役中,朱高煦并不是一位养尊处优的二公子,而是朱棣的一把利刃,他锐不可当,一路为朱棣保驾护航。」

  「朱高煦不仅仅是朱棣的儿子,他是战友,是功臣,更重要的是,他救过朱棣的命。」

  听到此,朱元璋的眉头舒展开了。

  原来,咱过去对十孙朱高煦有误解啊。

  没想到朱高煦也有这样一面,没想到他碰到平安、盛庸这些人都能在逆境中取胜,是个人才!

  是啊,三孙看中的人,肯定有他的长处!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