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42章 阻击的决心_陛下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再没有重新聚焦起来的胆量才能无后顾之忧地进攻王仁青。

  何况,让这几万人逃散回太原城,也非他所愿。

  事有缓急,项阳直接给两翼下令,让霍南雁还有赵泉的骑兵,尽可能地拖住两翼的军队,为中军赢取更多的时间,同时,他跟易安的大军

  (本章未完,请翻页)

  合在一起,力向前冲杀。

  为此,项阳甚至下达了一项命令。

  若不能保证落在后面的敌军再无抵抗之力,所有将士可以自行判断,是否留下活口当作俘虏。

  他这道命令,几乎是等同于一道格杀令!

  项阳还算是有自己的坚持的,若非情况实在紧急,他不太愿意下格杀令,只是现在他别无选择,只要能争取在王仁青逃回太原城之前抽掉大军对他进攻围攻,那么并州之势,一战可定!

  若真要算起来,并州的百姓也免了更长时间的灾祸,能因此活下来的百姓们比起这一战杀掉的“可能的”俘虏要更多。

  ……

  霍南雁接到命令之后,立即带着军队向敌军兵力最多的方向杀了过去,把已经逃散的零散军队部放过,任由他们逃入山中。

  霍南雁手上的骑兵多达六千,是赵泉的玄甲军一倍之多。

  不过,她依然面临着老问题,雁门军的骑兵多为轻骑兵,难以正面冲阵。

  而且王仁青又很有先见之明地摆下了一个圆环阵,把中间围得跟铁桶一般,而且周围的将士严阵以待。

  圆形的大阵,等于是完放弃了防守,但同时也把防守能力提升到最好,没有棱角,没有转换前进角度时的错阵,防守力量非常均匀。

  而且,他们手上还有大量的弓箭。

  这一战最初之时,王仁青的策略就是靠着中军突破来击败大凉军,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中军,最大的伤亡也在中军。

  这也使得侧翼的王仁青军队保存着比较好的编制,此时大军向后移动之时,不但能架起大盾阵,而且还有大量的弓箭可用。

  当发现雁门军想要通过骑射之术对他们发起进攻,早就做好准备的王仁青军先一步从阵中向外进行射击。

  雁门军的骑射箭矢大都被盾牌给挡了下来,但是雁门军的骑兵却没有好的盾牌防守,一百多骑士被这一轮箭雨射翻下马,几乎是有死无生。

  霍南雁心里有点儿着急了。

  按项阳的命令,她并不需要依靠着自己的力量把这支三万人左右的敌军击败,只需要拖住便可,但是现在敌军摆好了阵型移动,虽然移动的速度很慢,却像只刺猬一样,让她的骑兵根本无处下嘴。

  霍南雁想了许多办法都只是浪费了雁门军的骑兵性命。

  如此一来,她想要完成最低的任务目标,拖住王仁青军都未必能做得到。

  好在这一路的距离够远,敌军的移动也太慢,还有办法可想。

  霍南雁直接带着大军快速行军,就利用对方的行军速度太慢的劣势,抢到了敌军的正前方,卡在敌军与太原城之间。

  然后,以骑盾摆下一个小盾阵,让手下做好射箭的准备!

  即使不提他们是雁门军,至少也是六千精锐敢战之士,正面硬打,即使无法打过三万敌军,至少也有一搏之力!

  霍南雁很清楚这一战有多么重要,她哪怕把六千雁门军儿郎葬在这里,也要拖住敌军!

  ()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