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七章 芦溪渡船_不期而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出了树林,阳光灿烂。烟霭像白色的纱巾围着山腰,宛如仙女曼舞。倒陀螺山畔的芦溪河水汽蒙蒙,犹如上流云,好似人间仙境。但我不是神仙,乔也不像,因为我们的衣裤被荆棘扯出了好多纱线,或长或短,有的地方甚至划出了口子,好难看。这装扮跟乞丐倒有几分神似。两人谁也没顾及这些,只是默默地跶着,跶着。走了好长一段路,才绕过倒陀螺山再右转弯远远地看见了渡口。

  如此继续地慢跶。在由景区主干道通往渡口的支线路两旁间或栽了花木,还建有一个休息凉亭。路中央竖立了大石碑,碑上镌刻“道教之源”四个朱红行书大字,笔力遒劲厚实,有龙虎气象,含锋藏锐,却难隐刀剑之气。作路屏的木芙蓉开得正盛,花瓣由纯白渐次深红渐向凋落的每种色谱都可看到,好像在展示女人由成长变为成熟进而瓜熟蒂落的每个阶段细微的变化轨迹。高大笔直的水杉森列山脚,夹竹桃在路旁的篾笼中耷拉着枝叶,好像重刑犯听到死刑判决一般颓丧而绝望,草坪上的草沾满露珠,晶莹剔透折射出炫目的七色光......一路阆无人影。

  我们穿过幽香的路径来到渡口,依旧冷冷清清。验票房关着门开着窗,里面空无一人,仿佛一个行将退休的工作人员已经疲倦或是厌倦了多年的了无甘味的工作却又不得离开岗位,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浑浑噩噩地守望。房子后面有一片极空阔地带,中心有一堆灰白色的柴烬周围镶了一道黑色的边,那是未完全燃烧的枝梗叶柄熄灭后的炭迹。灰堆四周尽是柴灰足印,串烧烤的长木针,纸袋,塑料袋,揉成各种团的油腻餐巾纸等乱丢一气,可谓一地狼藉。看来,昨晚的篝火晚会一定人员众多,热闹非凡。虽然我俩没参加,但是并不后悔,因为与众乐乐是偏于感官的快乐,是随流而短暂的,与美女独乐乐是走心的精神快乐,是深刻而持久的。

  河面水汽萦绕,微波轻漾,在阳光照射下,色彩迷幻。对岸已经有一些人在走动。船一字排开拴着,但没人上船。

  我赶紧喊:“过河哟!船老大,我们是游客,要过河。”

  “哪有这么早?”对岸不知谁高声应答。

  “我们要去对岸那边吃早餐。”我继续喊。

  “那等一下吧,我就过来。”依旧是那个高嗓门。只见那边有人不紧不慢地跳上船,俯身去拿铁摇把,然后走到发动机边弯下腰急速地摇动手臂。“突突突”发动机响了。艄公驾船,船在悠悠的河面行驶就像犁铧翻田一样,破开水面,尾艄拖着一道长长的白色浪花,泛着难以言的美福

  乔似乎对眼前的景象也很欣赏,拿起手机拍下了好几张照片。

  不一会儿,船就到眼前了。行船激起的浪涌上河滩,撞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