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1章 犀利的建校理由_大唐逍遥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而李瑁抄袭的《阿房宫赋》被李隆基首先开口这么一定下赞叹的基本节奏后,那么坐在他身后的一帮国家柱石自然也是跟着赞叹不决起来,不过杜牧大牛的诗歌赋即使这个时候有心人比如太子李瑛一党想找些什么错漏来议论一下恐怕也是比较困难的。

  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太子李瑛知道自己已经开启了兄弟间的战端,那么也只有你死我活的一条路可走,他绝不会再眼睁睁看着李瑁又一次转危为安获得众人的褒奖,于是他不顾宇文融的阻止,贺之章的暗中劝阻毅然的走到了李隆基的身旁轻声言语道“父皇,瑁弟这首阿房宫赋虽然寓意深远,发人深思,但此时此刻拿出这么一篇文章来,未免有点不合时宜了吧?我魏巍李唐岂能和暴秦相提并论,孩儿以为瑁弟如此做法实在是有点杞人忧天,含沙射影了,就算他想用此法逃避父皇您的惩罚,可毕竟他是我皇室子弟,此种论调要是宣扬出去您说那些为国守边的将领该作何感想,着实会令人心寒啊!”

  李瑛这番话说的合情合理,于是一时之间,在场的数十位大臣又一次议论纷纷起来,毕竟还没发生的事情,你一个皇子口口声声的就来说什么防患于未来,未雨绸缪,在所作的歌赋中还及尽华丽辞藻的去表现秦皇宫的巍峨,这不是在暗比唐皇宫的奢靡,那又是什么呢?

  风向突变,英明神武的李隆基也是瞬间再次面露怒色,李瑁在内心咒骂太子李瑛之余,也是感到了非常的尴尬,因为自己之前光顾着抄袭,却真的忽略了杜牧作阿房宫赋的时代背景,毕竟当时是经历过了安史之乱的晚唐,而自己现在身处太平盛世的开元时期,如此再拿出这么一篇歌赋来惊醒世人岂不是真的路李瑛说的那样再给李隆基上眼药水吗?

  不过此刻敌人的子弹已经射向了自己的胸膛,那么除了反击还有别的选择吗?李瑁对着李隆基微微一躬身后随即开口反驳道“太子哥哥所言极是,不过父皇孩儿以为为人臣者理应胸怀家国天下,孩儿笃定在场的诸位臣工,包括哪些远在边境驻守的将领,他们都是忠君爱国之人,绝不会如太子哥哥说的那样单单因为一篇诗歌一个朝廷既定的政策便心生不满起来,只要父皇您还有朝挺所作的都是为国为民之政,那么他们即使做出一点牺牲,想必也是甘之如饴的……孩儿说了那么其实也就是希望军事学校能顺利创办,绝无他意,以往部队中的校尉……队长之职都是凭借战场军功或者亲眷者提拔,目不识丁,不懂战术者比比皆是,战场胜败权杖统帅部运筹,孩儿以为这不该是一个最强帝国该有的部队,我大唐部队今后一定要任何一位小校单个拉出来都能文武兼备,独挡一面,如此日后就算有将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