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八十一章 乃重修驿路_靖天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能,不敢,也不会。说到根本,沈均也只是接过大临的担子而已,大临之兴危不可系于一人之手。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世界。是要把责任放到每一个人身上的,如果将希望寄托于一人之身,或许是时代之兴,但是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世界的悲哀。

  沈均知道自己只是承担起责任,不是把大临所有的担子都放到了自己身上,他也不可能把这些事情的担子都交到王少跃一人之手。

  但是沈均对于王少跃好不夹杂着别的东西,只是最普通的情感罢了。

  沈均不明白王少跃为什么要自己出去,如果是那种不太危险的事,王少跃来找他,他也是可以去的。

  只是大临朝堂不像沈均一样有愁苦,大临的朝堂上永远都在吵架。但是今天的争吵似乎有些不太一样,因为今天的争吵多了一个人,多了一个平日里似乎不应该参与这个争吵的人。

  也就是多了那个原本在大临朝堂上镇定自若的卢阳王,卢阳王会插手有关大临的事务。可卢阳王自身在朝堂上除了那种特别抨击他的事情之外,对待其他事务都是不屑一顾的。

  今天的卢阳王少见地和文官们站到了一起,他向平帝上了一篇奏章,不是那种别人眼中的那种奏请什么有关大临边事的奏章,而是奏请有关重修驿路的事。

  这一篇奏章让大部分官员都很不理解,哪怕是卢阳王一派的官员,如果不是很中心,都不太知道卢阳王为什么会突然之间就有现在这种举动。

  卢阳王自己知道,如果他这次不亲自下场的话,给他造成的损失压力,是他无法承受的。那样多半是会引起卢阳军的覆灭。前文所说的爵位都只是有私兵,只是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卢阳王。卢阳军是大临的军队,可也是卢阳王的军队。这不是什么特例,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是一字半字就能够说的清楚的。主要的原因其实就只有一个,是和帝的文成皇帝共同的问题,不是这二人错了,而是卢阳王的问题。

  沈均当时是什么冷笑的,别人不知道卢阳王担心什么,他不可能不知道,因为这就是他的一步大棋,王少跃没有接过靖天司,可是他依旧要落子。落子这种事情和靖天司没有什么关系,哪怕这天下就只有他一人能够落一子,他也会落子的。

  有退路和没有退路是两种落法,不破不立只是安慰而已,他知道,只是依旧还是会落子无悔的。人生没有重来,每一步都是不可以更改的。

  只是没有人能够知道,这件事情竟然会成为改变大临今后诸多事的伏笔,连落子之人沈均都不知道。

  后世有文章对这件事有过记载,大临承天十七年十月,卢阳与帝奏曰:“今边事有难,而驿路不便。臣请陛下重修驿路,至于其中花费,臣当与诸公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