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154章 意外之喜_不良人:诸位,一起复兴大唐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诸军人心不稳,焉能仓促出战。”

  “两个月?”李振稍有些不满,沉脸下来:“府库分发,自有朝廷决议,萧帅焉能自专?还有,两个月未免太久了些,我下月传到御前,说不得会有人弹劾萧帅养寇自重、不敢回转汴梁!”

  “哈?”

  萧砚猛地站起身,脸上显起杀伐之气,吓得旁边的幕僚脸色一紧。

  但李振仍只是面不改色,安坐于座上,淡淡饮茶。

  “既如此,我明日便奉诏回转汴梁!檀州的乱事,李公自去平之!”萧砚冷着脸,也不行礼,抬腿就向外走。

  “李公……”幕僚愣愣,没搞懂李振此举是何意。

  后者却只是捋须一笑,他等的就是萧砚自己提出回转汴梁一事,他急着把萧砚从檀州召回幽州,就是担心萧砚会在檀州养寇自重,以致尾大不掉,最后麻烦的还是他这个巡狩使。

  而今逼着其退出河北,目的也就成了一半,待卸了萧砚在河北的全部兵权,这河北之事才能够真正安全起来。至于那什么乱军,不过只是萧砚夸大其词的说法罢了,其想养寇自重,他偏偏要戳穿这什么乱军到底是什么纸糊的东西。

  待他几日平定乱军,递上一纸奏章,便又是拿捏萧砚的一个把柄。

  倒是这什么乱军谁去平定,自然不是他李振去,久经战阵的康太保亦在河北,他麾下不但有数千汴梁禁军,还接收了所有降军,平一帮乌合之众还不是易事?

  李振哈哈一笑,起身追了几步,拉扯住萧砚的袖子,笑着安抚道:“萧帅何必动怒?老夫此言是有些欠妥,但你尚还年轻,自然不懂朝廷的考虑。

  老夫与你同算是前唐降人,有一份旧情在,就不和你卖什么关子,就此直言了。你此番盖世大功,如果还久抓着兵权不放,难免会给一些有心人寻一借口。陛下对你自然是恩宠,可也耐不住日夜的流言蜚语不是?此乃老夫数十年为官之经验,可不是害你。”

  他拍着萧砚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你在河北待得越久,反而越容易落人口实。陛下信得过你,但一些人可不会放过这一机会,比如说……鬼王?据老夫所知,他似与你不睦,萧帅可敢小觑?”

  最后两句话,李振几已是将声音压到了最低,竟真像一名长辈向晚辈嘱咐经验之谈一样,分外让人感动。

  “哼,李公好意,萧某人心领!今日过后,河北之事与我再无干联!”萧砚却毫不客气,挣手欲走:“还有,李公莫要在这与我讨什么近乎,休说什么旧情,萧某不认!”

  李振脸色不变,笑了笑,终于放出了自己最大的杀器。

  他牢牢擒住萧砚的袖子,似笑非笑道:“一年前,老夫与萧帅在洛阳就有过一面之缘,萧帅岂能相忘?”

  庭前霎时一静,独有廊外的风雪声传来。

  李振很敏锐的发现,萧砚的脸色在骤然间白了一丝,但在呼吸之后,便是冷脸的重重拂袖:“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呵呵……”

  李振心中已有分寸,进而和蔼笑道:“萧帅安心,此事,独你我二人知晓尔。”

  说罢,他又意有所指道:“从今往后,老夫与萧帅可就是一条船上的蚂蚱了,萧帅可莫做什么傻事,让老夫为难……”

  萧砚瞥了他一眼,脸上带着愠怒,一声不吭,大步离去。

  “这竖子,且看将来。”

  李振捋了捋须,眯眼看着萧砚的背影,冷笑了下,只觉一时间颇为神清气爽。

  “李公?”幕僚不明所以,上前想要发问。

  “不用多言,遣人告诉康太保,让他接收萧砚的一切兵权。”

  “可……”

  “放心,这竖子会乖乖就范。”

  李振风淡云清,胜券在握的一拂手,只管细细饮茶而已。

  今日,倒真是意外之喜。

  ——————

  一场意外之喜。

  萧砚出了节度使府,登上付暗牵来的坐骑,冷脸上浮现一丝笑意。

  这回,是李振自己跳上来的。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