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63章 功在当今利在千秋(请求订阅)_抗战之铁血战将李云龙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忙出主意,顿时微微激动,不等李云龙说完随即急切的打断了:“你有什么办法解决?”

  钨矿走私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国民政府最高当局和委员长,就像一根卡在他喉咙的鱼刺一样。

  钨矿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它的硬度仅此于金刚石,极耐高温,号称自然界最难熔的金属,熔点高达3410℃,素有“工业牙齿”之称。

  钨的特种合金钢,硬度极高,是制造高速切削工具、炮膛、枪管、火箭发动机、火箭喷嘴、坦克装甲等军事领域必不可少的一种金属。

  因此,不管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钨都是世界上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之一,而中国,则是全世界最大的产钨国,中国的钨矿藏量占世界一半以上。

  而对于国民政府来说,钨矿是它的一个重要外汇来源,当初抗战前国府跟德国人的军火交易大部分都是直接用钨砂去换德国的武器装备。

  正因为钨矿的重要性,所以它的价格一直被炒得很高,很多国家都在打中国钨矿的主意,特别是日本那个资源贫弱的国家更甚。

  这么重要的物资,国民政府当然不能让私人来开发,但事高利润的东西谁不想做?

  因此,也就产生了钨矿走私的问题,而这个问题还不是个小问题,而是大问题,据记载,仅仅35--37这三年的时间,中国的走私钨矿就达到了5000多吨.......

  对于委员长来说,这个问题之所以严重,不仅是因为钨砂属于重要的军用原料,事关国防与敌我战略形势对比,也不仅是因为它是国民政府与国际发达国家之间进行易货与偿债的重要物资,事关外援的争取。

  而且在于钨砂走私活动已经对国府政权与军队产生腐蚀蜕变作用,对国民政府统治构成严重的威胁。

  因为有巨大的利润,所以走私钨矿的,不仅仅是民间的不法商人,更大的走私商其实是很多国军高级官员和驻地部队,他们打着军队的旗号,打着政府的旗号,官商勾结,很容易就能把走私的钨矿拉到境外卖给外国人。

  当然,国民政府也不是坐视不理,蒋委员长曾多次指令有关部门查处与遏止钨砂走私之风。年初他还严令第四、第七战区协助缉查钨砂走私,电文中更罕见地以民族、国家观念谆谆教诲,恩威并施:“各地驻军官兵,更应切实认清国家民族及军事上的利害,不容稍涉包庇,致干咎究,须知经济部所订各种协缉规章,对于出力缉私,奖给甚优。各官兵尤应严守纪律,遵循正轨,以求白效为要。”

  但是这些所谓的奖励,所谓的命令,在巨大的利润和并不完善的监督制度面前简直脆弱得不堪一击,那些将领们只是表面应允,其实阴奉阳违,该走私还走私。

  “办法肯定有,但关键还要看委座您的决心有多大。”李云龙淡淡的道。

  作为一个后世人,李云龙深切的知道钨矿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多重要,他不仅影响国防建设,更能影响国家的工业建设,钨及其合金是现代工业、国防及高新技术应用中的极为重要的功能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航天、原子能、船舶、汽车工业、电气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等诸多领域。

  因此,李云龙认为,遏制中国钨矿外流,保护钨矿,这是一件功在当今利在千秋的大事儿,所以必须要去做。。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