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4章 过目不忘?(第一更求月票)_全球制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午的签到仪式结束之后,下午两点研讨会正式开始。

  国内外自然语言处理方面的权威专家教授,轮流上台发表演讲。

  台下听众聚精会神,听到精彩之处时会鼓掌、会露出恍然大悟之色,还有些得到启发的,会立刻低头做笔记。

  而坐在最后排的陈序则完全左耳朵听、右耳朵出。

  这些专家教授讲的理论知识,是基于现有自然语言处理框架下的研究,虽然很尖端,但是,作为人工智能中最重要的一环,自然语言处理若想突破桎梏,恰恰需要跳出现有框架。

  要不然就只能在钢筋混凝土构造成的通道中拥簇前行,等到哪天积蓄足够大的力量后才能把通道挤塌,看到外面的人工智能新世界。

  现在小白带着他进入了一片崭新的世界,让他看到了人工智能的本源。

  虽然他跟小白也在蹒跚学步,但是现场这些专家学者对人工智能的理解,跟他不在一个层次上。

  当然,也有不好的地方。

  小白编写出来的那些能够让大众看懂并理解自然语言处理论文非常深奥,里面涉及到了大量算法。

  而他作为小白的代言人,这些理论知识的“发明者”,需要把这些知识全部背诵下来。

  总之过程非常的痛苦,死掉无数脑细胞。

  包括现在,他表面看上去是在神游太虚,实际上却是在回忆那些论文结构点,为明天的演讲做准备。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他有跟小白探讨过,比如说能不能研发一款让人过目不忘的药物之类的?

  对此小白的回答是:可以,但没必要。

  因为那些先天过目不忘的人,其主管记忆中枢的大脑颞叶部分和普通人是有区别的,包括大脑边缘系统的许多部分也有区别。

  简单说,他们的大脑就像服务器一样,因为先天性能好,所以可以承载更多运行任务。

  而普通人的大脑都不能叫赛扬奔腾,那都算精英了,一般人也就386/486/586这个样子,脑容量不是按G来算的,而是MB。

  忘记是对大脑的一种保护。因为如果缓存太多,处理空间不够,大脑产生回路和占内存的进程,就会变得卡顿,只有周期性清理缓存才能正常运行。

  因为本身硬件配置不够,如果通过生物制药强行刺激中枢神经、也就是俗称的超频,来达到过目不忘的能力,是对大脑的一种巨大的伤害。

  最后不是变成白痴就是变成弱智。

  不过就在陈序失望之时,小白又告诉他,虽然生物制药不能解决脑容量这个问题,但是生物科技可以解决。

  通过生物科技改造大脑颞叶和边缘系统,让大脑可以承载更多的运算任务。

  而米国目前正在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并且已经进行过多轮实验,通过改造的大猩猩,学习能力明显变强,而且记忆力也明显有了很大的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