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5章 好年好兆头_国啤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请了三位主持人:香港的梁雁翎、宝岛的李庆安和新加坡的张永权。

  此时的相声还可以和小品平分秋色,侯跃文的《侯大明白》,姜昆的《楼道曲》,还有最经典的牛群与冯巩作品《拍卖》。

  不过,整场晚会最让人激动的,是大量港台明星的到来。

  对于当时崇尚白衣飘飘的内地观众,港台的流行文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鲜感。

  王杰演唱了《回家》,邝美云演唱了《除了你还有谁》,梁雁翎演唱了《像雾像雨又像风》,郭富城演唱了《把所有的爱都给你》,成龙大哥表演了武术击鼓《龙鼓喧天震四海》。

  自从这场春晚之后,港台明星纷纷踏浪而来,在内地形成了一个声势浩大的群体。

  相比于后世春晚的塑料质感、工业水平的联欢氛围,开场的戏贡郑重其事地把民间风俗请上舞台,带着百分之一百二的喜庆。

  年画、寿桃、闹洞房……随便搂一眼都是过年的感觉啊!

  “真热闹。”武庚一边举杯一边感叹。

  “热闹好。”杜源笑着接口道,两人把杯里的皇冠啤酒一饮而尽。

  “好了,最后一道菜,酱焖鲅鱼。”秦东笑着端上最后一道菜,顺手摘下围裙,却朝里面走去。

  正看着春晚的秦南就瞅他一眼,“我哥一会看不见他的宝贝儿子,就难受……”

  杜小桔见他挑了门帘进来,她本来是想下地吃饭的,可是小桔妈坚决反对,“你出去吃饭吧,我这里有的吃。”各式的菜都给她拨到了一盘一碗里面,她也不忌讳长肉发胖。

  “好兆头必有好年头,好年头自有好兆头,好山好水好风好雨好潮流……”

  电视上突然就传来一阵歌声。

  “正是那好时光,好时令那个好时候,种田的田里香得喷了酒,赶海的海边富得冒了油,新疆的个体下广州,北京的倒爷震东欧……”

  “嘿,这歌儿有意思。”武庚手里的杯子就放下了。

  “合作企业火火火,股市行情牛牛牛……”

  “唱得好。”秦南放下手中的鸡腿,今年股市行情好,小姑娘挣下了普通人家几辈子挣不下的家底。

  “……开春大吉发发发,人心大顺六六六,大哥大那个忙不休,信息快那个最抢手……”

  “……中国人看准了好年头,多少好景在前头,中国人迎来了好兆头,多少好戏在后头……”

  “这歌唱得带劲!”杜源笑着举起杯子,又催促女婿道,“大东,出来,喝酒。”

  “人家这啤酒就是好喝!”杜源又一次看向手里的啤酒,也又一次感道,“真厚实。”

  “这是我姐夫的啤酒厂……”杜小树一万次在心里呐喊,可是也一万次忍住不说。

  饭还没吃完,秦南钟家洼的女伴们又来了,家家有电视,再也不用围到一起看电视了。

  可是,郭天王在舞台上的劲歌热舞,仍是看呆了秦南,萨日朗和一众女伴。

  “你们再吃点,喝汽水。”这些女伴,有的成了工人,有的当售货员,杜源都是看着她们长大的,鲁旭光、钟小勇、马小军也进了屋,人多热闹,杜源就越发高兴起来。

  “小南,我这张旧船票能否登上你的破船?”杜小树听完涛声依旧,就开起秦南的玩笑来,可是迎来的只是秦南两块鸡骨头。

  电视上,白头发的国足队外教施拉普纳,顶着一头地中海造型,冯巩一脸痛心疾首:

  “放心吧,白头发我们就留了一根,因为您脑袋上也不富裕……”

  “洋人不灵,”武庚有些脸红,“他们吃的是汉堡,中国人吃的是包子……”

  “他们吃的是牛排,我们吃的是地瓜。”杜小树支起一张桌子,铺上一块毡子,“哗啦啦”搓起麻将来。

  桌上就剩下武庚和杜源两人,每年的年三十晚上几乎都是这样,吃着吃着,年轻人就都离席,打扑克,看电视,打麻将,但是每年的人都是越来越多,这不,怀着孕的郑小姣也来了,明年一个小鲁旭光也要出生了。

  年三十的饭是不催的,桌上的人也不会少,一会儿钟小勇上桌敬杯酒,一会儿马小军上桌说会话,这一桌傍晚摆上的团圆饭,菜凉了再热,吃完了再做,非要吃到午夜时分吃饺子时分不可。

  “包饺子喽——”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