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九十一章 剖析问题_重生之灵瞳商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不想跟他们产生太大的接触,然后我也很长一段时间不回家,不回我的老家,在学习的时候也是待在我的学校里面,我很少会回到我居住的那个县城,很少会主动去拜访我父亲那边的亲人,因为我实在不想跟他们有什么接触。”

  顾安宁其实也很焦虑。

  “事实上,我这人说话一向都比较直,你知道的我说一句不太好听的话,你的父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你的思维,他们的特殊身份让你感到很大的压力,所以你无论在哪里,做任何事情,首先考虑的是你的父母而不是你自己。这就变成了你的一个很大的思想包袱吧!你没把甩掉这个包袱,根本就甩不掉,因为你永远都是你父母的女儿,你没办法在思维和名义上耍掉这个包袱,在之后的你的人生当中,无论你做的有多么优秀,或者有多么糟糕,你都是你父母的女儿,很多人谈起你肯定会说你是,什么什么官员的女儿,而不会独立的去说你是谁谁谁。”郁静瑶在这方面看的很透,这之前,也并不是没有类似的先例。

  她的父母是地地道道的农民,没有什么大的背景,在这方面她本人没有什么能够被诟病的地方。

  但是在文艺界也不乏有这样的人,依靠着父母的名声开始作为自己的敲门砖,但是有的人做的很好,有的人做的不好,两者之间的区别其实就是个人的专业技术高低,但两者之间相通的一点就是,依靠父母的名声作为敲门砖的人,一辈子都无法摆脱自己父母的标签儿。

  有些人会利用父母,所以一开始别人就知道他是谁,是谁的后代谁谁谁的儿子或者女儿,做的好了,功劳是父母的是父母培养的好,做的不好了,就说是给父母抹黑了,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思想包袱。

  反而是有一些人,从来不靠父母作为自己的敲门砖,等到达到一定的成就时,很多人关注他时,突然发现原来就是某一位前辈的子女这个时候,就会由衷的感叹一声。

  所以有时候父母其实是来自于身边最大的一个包袱。

  郁静瑶说的没有错,就是思维的问题。

  也许一开始就挂着谁谁谁女儿的名头,她到更希望是自己听听静静的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了就好了,无需要去计较到底是谁的谁。

  这个思维角度,要调整过来,还是比较麻烦。

  而顾安宁本人其实也很焦虑,到底怎么处理自己和那些亲戚的关系,总不能永远都挂在那儿吧,每年也还得见面,到时候又得怎么着,要是每天在电视上被那几个人认出来,那日子还用不用过?她也不能每天都躲在京都不回家吧?这不可能啊!

  “还是要努力调整自己的状态,你不用顾及那么多,在演出的舞台上,每个演出者都必须发挥出自己的最好水平,我也希望你记住你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