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四五章 思索_抗日之晋北小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俩人有事没事来请教自己?难道是自己做了什么太过超出此时代的事情吗?

  都说读史使人明智,前世酷爱历史、政治的沐阳即使去中年人的餐桌上也能侃侃而谈,自身的眼光和思维自然不是那些只会当网络喷子的人可比。

  这两人是典型的开国中将之资,他一个愣头青去请教这两人还差不多,军队看资历可不是封建传统。年龄大军龄大党龄也大的人,其学识、政治觉悟自然不是他这个新人能比的,他来到这世上也很是小心,遇到大事很少自己做主,都会想办法联系杨师长。

  这样不但可以避免自己犯大错,还能规避自己知识狭窄面所带来的危害。

  毕竟他们是真正的精英,从他们建国之后的职务就知道的。

  杨师长授衔那会是什么职务?

  55年北.京军区司令员。

  这陈团长什么职务?

  55年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这保护首都的沉重任务哪可能随便一个人就能担当的?尤其是对于第一任指挥员而言,将百废待兴的首都军事防御圈建设好可是个不小的考验。

  那些不出名搞后勤厉害、搞管理搞政工的开国将军沐阳不了解,唯独这些战功赫赫能活到建国后并且担任重要职务的他才有去了解过。

  王政委他不清楚,陈团长也是因为杨师长他才有过了解,毕竟史书上写着一年后陈团长亲自指挥的炮兵就在黄土岭上把一个叫做阿部规秀的日军中将给弄死了,黄土岭战斗也因此闻名全国,乃至撼动日本国内。

  若是没有他沐阳这个外来人,这时候的陈团长应该还在第一军分区修养并准备拱卫军区核心地带。

  现在是10月初,日军集结重兵进攻军区腹地,正是各军分区增援总部的时候,不过也是因为有他存在,杨师长得以再抽出一个团,与游击队、三团总计5000人回援军区金岗库地区“勤‘王’”,帮助老首长将军区的鬼子驱逐出去。

  又是改变局部战场历史的一天。

  只是他已经习惯了,自从他将地盘横跨周边三县就早就意料到会出现蝴蝶效应。

  “……”

  王政委暗自戳了戳陈团长,两人对视一眼,发现沐阳有些发愣,还以为是自己唐突了。

  倒也不是觉得这是沐阳的知识,不足以为外人道。

  大家都信仰共产.主义,哪有什么东西是私有的?哪怕是思想和方法也是如此,彼此之间都可以分享出来,这样大家就能相互学习、相互批评、共同进步,何乐而不为?

  只是各根据地的指挥员都在摸索建军的方法与策略,沐阳的计划多半也是残缺或者不完整的,此时要与之交流,或许还需要一些“引子”来避免尴尬。

  “沐阳同志,当初东征冀中之时,曾有组建炮连的想法……”

  陈团长不时瞄了瞄旁边藏在炮兵坑里的一门发着油亮光芒的迫击炮。

  他没有选择先提敏感的问题,这方面的问题连他都搞不明白,更别说随便询问一个比他还要年轻的人了。

  坑里面应该就是90mm的中型迫击炮,他在冀中的时候见过,不适合攻城,但在镇乡之中作战却是神器,四枚炮弹下去能摧毁小院子。它不像重型迫击炮一样依赖运输工具,也不像掷弹筒一样威力太小,也不同于步兵炮必须以排为单位移动,突出的就是中规中矩,能适应更多的战场情况。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