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四〇章 民主选举?_抗日之晋北小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当然,日军发给农民的肥料,一袋不少都被沐阳以“高价”全部买走,并且使用的是晋察冀的边币,大同的老百姓们发现没法在日占区花掉这些钱,只能试着去八路军根据地。

  事实证明他们是正确的,八路军地方的商品不但好用,还便宜,比日军战时管控经济政策下的低买高卖吸血商品好不止一星半点。

  局面就是这么打破的,当一家人通过商品流动得到了不小的利益后,附近人家都会跟着一起干,并且会藏着掖着不让日本人知晓。

  等日本人发现这一状况时,已经晚了,无数物资通过民间渠道输送到抗日根据地内。

  …

  将指挥部和浑源县县政府迁到了浑源城后,沐阳着手建立起完备的地区参政体系,因为他发现各村各镇没有参与工作的人。

  他不想让军队干涉行政,所以破天荒地提出了要搞民主选举。

  根据沐阳的想法,他需要在浑源县建立一个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取代八路军一年前在浑源县建立的临时政府。

  “三三制”意思很多,但在政府内即意为:①工农阶级、②进步分子和中资阶级、③开明绅士的中立分子各占三分之一。

  在部队中,就意为“党员、团员、非团员各占⅓”。

  在战斗中,便是人人皆知、大名鼎鼎的三三制战术——轻步兵的巅峰了。

  不过沐阳刚刚提出这个思路时,孙庆东还在灵丘县考察矿区,想要找一处能提供铜矿的地方。听闻此举后,孙庆东连工作都顾不上,急忙从赵北乡回到根据地,找到了正在研究选举方案的沐阳。

  “你怎么能轻易决定呢?不该与我提前相商?”

  孙庆东一进门,就对沐阳劈头盖脸式的质问。

  “哎哟,我也没有决定嘛,你先坐下。”沐阳不知道他为什么生气,但还是以笑脸迎人,拉出一张椅子给他坐

  “哦?没决定?”反倒是孙庆东停了下来,原来沐阳还没开始决定。

  “是,没决定,只有纪亭同志和你知道。”

  “萧汐同志、肖锋同志和詹云华同志他们呢?”

  “还未知会他们。”

  “那就好。”

  孙庆东的心这才放了下来,不再摆出一副臭脸色。

  “怎么?民主政府不好?”

  “嗯……”孙庆东没有第一时间发表意见,而是伸出手向沐阳问道:

  “草案呢?给我看看?”

  “在这。”沐阳拿出厚厚一沓纸交给他,让孙庆东眼皮狂跳不已。

  “这么多?”

  “是,整整四十多页,是我巡视部队时,顺便考察当地状况,这才写下的。”

  “哦?”

  孙庆东手上动作停了下来,惊讶沐阳居然还有空考察地方民情。

  只能证明沐阳并未完全对纪亭放权,或者说地方并未完全认可纪亭当做县长。

  孙庆东估计后者可能性更大。

  选举民主政府不是个例,晋察冀政府就是选举出来的,老首长作为军事第一把手,也是边区政府九名委员之一。

  不过选举仅限边区一级,还没人在县一级搞过。

  要是搞成功了,就是军区都会派人下来实际考察“成功经验”,可若是失败了,对浑源县的打击可不小。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