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六六章 展望_抗日之晋北小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总算被三县军民打理得井井有条。

  百姓们倒也不觉得累,八路军愿意挖河沙他们非常支持,甚至不需要八路军承诺的薪资。

  平常时候,土地肥力下降了,除了用生物(粪便)肥田外,老乡们用的最多的就是荷塘泥,河水干涸之后,留下的泥巴极其肥沃,上面有无数微生物和鱼类留下的残渣,各家各户都会争着抢着挖来堆肥。

  一般来说挖出来的量只够给桑树堆肥,现在有了人民军队组织,河沙的量甚至有盈余。

  看着老百姓脸上的笑容,沐阳也不好再提什么工资了,只好把这份心意记在心里。

  “怪不得日本人发放给老乡们的肥田粉都被我们八路军收购了,这百姓本就没有施肥的意识啊,或者说?他们穷得不知道有无机盐肥料……”沐阳在一旁看着,去年还是雁北支队时期时,农业都是王刚负责,他是一点也没有关注过。

  “施肥?确实,能吃饱就不错了,哪来的钱买肥料。”

  这点纪亭没有反对。

  “要是能制铵就好了……”

  “铵是什么?”

  “没什么。”

  沐阳想到了侯德榜,这位被载入史册中的科技强人……如今的他,应该还在川渝地区试验“联合制碱法”。

  那可是一位被载入中学教科书的强人,作为初高中化学考核的重点,侯氏制碱法每一步都刻入了每一位学生的脑海中。

  若是他也能给八路军点亮这一科技,下一年的肥料就不缺了。

  可惜天不如人愿,土八路为什么土?不是因为八路军穷,而是因为八路军只能在大地上寻找原材料,所以谓之“土”。哪怕是侯德榜先生,筹备碱厂的时候都必须选购外国设备,让他们竞标……能节省的才能用华夏人的智慧解决,并不能100%自主生产设备。

  说起来,那位与他同姓的人,也不知他在大同里如何了?

  许久没联络他矣。

  沐阳想起此事,慎重地考虑了一会,决定启用这条情报线。

  日本人既然有能力为雁北的老百姓发放肥田粉(硫酸铵),那必然证明他们有能力生产肥田粉,也就是说他们拥有这种民用工厂。

  他让根据地百姓在秋冬种植绿肥,尤其是豆科植物,主要就是为了“N”,为了“氮”这个元素,那是制造蛋白质必需的化学元素。

  空气中78%都是氮气,可惜人体和植物无法吸收,豆科植物共生的一些微生物倒是能转换氮元素供养植物,让植物吸收氮元素生长发育……而植物则以营养作为回报,两者是共生关系。

  日本人的肥田粉硫酸铵,铵指的是NH4+,同样有可供植物吸收的氮元素,所以才能作为肥料使用。

  这种化学原理一分析就能分析的出来。

  沐阳只是中学化学厉害些,水平也不过这时代大学生水平,日本人肯定也能察觉出来,估计没多久就会对晋察冀边区实施贸易禁运。

  包括能用以制造子弹底火的“汞”(水银)、可以利用于制造TNT炸药的卫生球樟脑丸(苯)、还有很多很多禁运品。

  此次他向杨师长索要了贸易权,也是为了偷运一些禁运品。

  比如为了支撑这条子弹生产线半成品,沐阳指示大同的工人们借回乡探亲为名,把水银偷偷藏在自行车、独轮车里面,转手运回根据地。

  不过数量堪忧,一下就用完了……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