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八九章_抗日之晋北小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表长得各不相同,但骨子里却是一样的,没有特点。这也是生活所迫,这里的指挥员追求的不是如何能歼灭更多的敌人,而是很浅显的要求——活下去。

  聂司令员对缴获这一方面,也有政策上的松动,考虑到一线部队补给困难,往往允许他们“就地解决缴获”,而非“悉数上交”。这可是三大纪律之一“一切缴获要归公”,因为形势变化却要亲手打破这一纪律,可以见得晋察冀是多么困难。

  相比之下,最不需要改革的地方,却冒出这么一个异类。对补给模式作出改变,把“缴获至上”变成“高效补给”,这着实难能可贵。

  …

  沐阳有些懵逼,对他来说是正常操作,怎么好像在王旅长看来却如获珍宝,不停跟他探讨这补给具体该如何搞。

  他为什么打得都是正规军的战斗?就是因为不太熟悉游击战的后勤该怎么搞,只好打正规战斗。这些补给策略,也是他参照平时所学过的知识反推出来的,在框架上或有些缺漏。

  经过几次实战后,这套补给方案总算是圆满了不少。

  让他指挥上千人打游击,他还真搞不过来。

  想想也是,这一套补给策略,溯其本源,其雏形还是“亲爱的”鹰酱教我们的。所谓高效补给,是美帝国.主义用残酷的现实逼迫我军学会的。

  “既然你都有如此完整的补给线,我想看看你们实地情况,看看你们是如何具体补给的?沐阳同志你看可好?”

  “额……嗯!都是自家同志,你们随意看。”

  “你这个团,规模如何了?”王旅长漫不经心地问道。

  “规模吗?四个主力营外加一些支援部队,有一个营被我派去了军分区,每个营约600人;另外,雁北游击队和另外两个独立支队也由我们联合管辖。”

  “那规模也不小,与我们相差不多。”

  王旅长心中一喜,他这359旅,人数也就5、6千,是精简后的人数,战士们每个人都是一等一的老兵,这也是为了释放迷雾,迷惑外人。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不然一个不满编的旅出去,一年后回来变成了一个满编师,还不得被人抓住把柄?给那些记者看到了,说不定明日的报纸上的头条就会写着“八路军实则暗中发展实力,旨在争权夺势”。

  “你这图我要带走,另外再给我些纸张,我从军区出来辎重没带多少,这些物件也没多少,还要从你这里补充。”

  “行,不知同志你们有?”

  “昨天点数,总数为5879人,这是精确数字……怎么?你还想给我们提供补给?”王旅长其实是个很谨慎的人,但他现在已经把沐阳当成了自家人,便毫不犹豫把真实数字告诉了他。

  “若是有需要,倒也不是不可能,不过六千之众,我这浑源县还负担得起!别说六千,就是再来六千,我也能支撑两个月。”

  “当真?那我在桑干河一带行动时,起初可全赖你们的补给系统了!不过你放心!不会让你们坚持太久的。”王旅长站了起来,不禁抚掌大笑。

  他原本都做好了在低补给状态下作战的准备了,沐阳这个承诺,就是在给他吃定心丸。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