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〇三章 沪上证券交易所_回到清朝做盐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的股票很多人不看好,那是大家不了解这家公司。虽然笼统地说他的业务是对阿拉斯加进行开发。但是其中分很多块的。比如育空河流域的金矿勘探与开采。”

  说着老陶将头凑了过来,小声说道:“我告诉你啊,在外面可不能讲啊。”

  要想让一个消息传播得更快,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消息告诉别人,然后让对方不要传出去。

  “我三姨太的二大爷家的三小子在北海水师。他去过那个阿拉斯加的地方。那里真是一块宝地啊,那地方虽然在大北方,但是那里的南部靠海的地方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冷,反倒是植被茂密的很,还可以开发耕地。”老陶继续说道。

  “最重要的不是这些,他们的水师组织探索队去了内陆地区,你猜他们捡到了什么?”

  “是什么?老陶你快说,别卖关子了!”老张焦急地问道。

  “是狗头金。几斤重大狗头金。而且不止是一块儿。我找会探矿的人问过。能出现这样的情形,大都是因为当地有大的金矿。”

  “你说要是有金矿的话,那这家公司的资产肯定是要爆增的。那么按照报纸上的介绍,这股票不是的蹭蹭蹭地向上涨。”

  董叔恒不会炒股,他对股票懂得也不多。

  他算是那种连韭菜都不配做的人,但是不耽误他搞出股票这个东西。

  因为这并不是他的发明,欧洲证券交易市场早已经成熟了。

  伦敦的证券交易所早已经不再窝在那个私人小酒馆内。而是已经有了成熟的场地。交易的股票种类已经有了上万家。

  胡光墉早就已经代替董叔恒研究透了股票的操作规程。

  任何东西一旦钻进去研究,就能搞清楚他的门道。

  不仅仅是他一个人,淮海书院中专门聘请了一些荷兰人金融专家,开设了一门小众的证券交易课程。

  生在这个大时代,就一定要学会拿来主义。

  这些江浙的商人,本来对此一无所知,但是仅仅是看了报纸上的一些介绍就能掌握这个东西的门道。

  就像后世的一些大妈一样,他们的见识不一定比这些古人强多少,但是她们照样叱咤股场,成为了证券市场上的一支风向标。

  甚至其中的佼佼者敢于杀到华尔街去。

  所以董叔恒不认为这里面有多强的门道。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套路。

  在设计华夏的证券交易规则的时候,胡光墉他们专门给政府插手股票市场开辟了后门。

  当然,一般人是注意不到这些的。

  既然证券交易所开在了沪上,那么肯定会有洋人的资金会进入这个市场。

  对于这些外资进入华夏的市场,董叔恒并不介意,但是从一开始华夏就要防着这些人。

  所以华夏这边的交易规则规定,中有规定必须要在华夏的银行账户中开户。

  到时候,如果市场出现了大的波动的时候,华夏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