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89章 评卷_三国第一狂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回,就急匆匆的来到袁尚书房中,行礼道:“殿下,四万一千多份士子的考卷,已经全部送到王府内,可以安排人阅卷了。”

  袁尚颔首道:“安排下去吧,请郑玄、管宁、邴原、庞德公、司马徽等所有大儒,尽皆开始阅卷。”

  这次的阅卷,袁尚召集了所有名士来。

  郑玄因为年纪太大,精力不足,所以他这一次,是负责总体的阅卷负责人,挂个头衔而已。真正阅卷的人,便是管宁、邴原、庞德公、司马徽这些名士大儒,足足请了四十个名士负责阅卷。

  这些人,品行上佳。

  全都是可靠的人。

  这是李儒和梁习提前就已经安排好的。

  李儒听到袁尚的话,躬身揖了一礼,说道:“卑职明白,卑职立刻去安排。”

  “等一下。”

  袁尚伸手制止。

  李儒道:“殿下还有什么吩咐吗?”

  袁尚说道:“如果遇到极佳的试卷,只要老师也认可,立刻送到我这里来。”

  “喏!”

  李儒再度回答。

  李儒出了书房,迅速到了郑玄、管宁等大儒所在的区域。

  这是邺城的大儒名士。

  在邺城,有着赫赫名望。

  如今的邺城,主要是有两座书院。一座书院是郑玄带着名士大儒组建起来的,另一座书院是庞德公和司马徽北上组建起来的,都是有各自的名士大儒。

  这些人,都是能力出众。

  李儒面对郑玄,也是不敢有丝毫的不敬。不仅郑玄是袁尚的老师,更因为郑玄本身是天下名儒,是士人领袖。历史上的郑玄,在建安五年的年底,也就是官渡之战结束后就病死。

  因为袁尚的存在,让华佗为郑玄诊治,且郑玄如今一应都极好,所以身子骨颇为硬朗。即便是已经七十出头,精气神也是不错,全然不像是一个七十开外的皓首老者。

  李儒说道:“郑公,所有考生的试卷,已经是送来。如今,可以开始阅卷了。”

  “那就走吧。”

  郑玄点了点头,缓缓站起身。

  他眼中也有期待。

  袁尚改革招录士人的办法,采取开科取士的方式,他是极为赞同的。天下士人,读书很不容易。天下的读书人太少,以至于民智未开。

  如果能开科取士,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读书,那就是开启民智的过程。

  为什么之前读书的人少?

  第一,是读书难,尤其读书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而且求学也不容易,一般人读不起书。毕竟你读书后,家中就少了一个劳动力,在农忙时节没有人耕种,还得吃白饭。

  第二,读书无用。世家大族的子弟,亦或是豪绅子弟,即便不怎么读书,一样能做官。

  因为举孝廉这一制度,本就有利于世家子弟,他们有足够的关系,到了年纪就可以举孝廉,然后开始做官。可是一般的寒门或者是普通人,读了书后,你即便有些学识,想出人头地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