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23章 文艺的价值_大唐小闲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珂这番话说得合情合理,又处处从观众们的角度出发,大多数人都能理解。哪怕再怎么不讲理的人在这种氛围下也没办法明着胡搅蛮缠,更何况那几个虎背熊腰的王府护卫还站在舞台周围没走呢。谁敢真的站起来耍无赖的话,相信他们一定不会袖手旁观。

  于是,观众们只好十分遗憾地接受了这样的结果,并且再三要求赵珂早点开下一场,让他们看下面的剧情。赵珂何等伶俐的人,怎么会拒绝这样的要求?

  李世民亲眼看到了观众们对《白蛇传》的热情,心思也活络起来。不得不承认,李信的想法或许是可行的。

  “戏确实很好看,不过你想过吗,要跟这些世家大族比笔杆子,天下谁能比得过?”李世民想了想,还是有些担忧地提醒李信。

  李信笑了笑,道:“陛下高看我了,我才没有想跟世家大族比笔杆子,否则我就直接写文章了。在这方面,我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相比起直接真刀真枪地在文字上下功夫,采用话剧这种方式更有一种迂回的味道,将所有想表达的道理藏在了表层的剧情后面,而且受众更广,连不识字的百姓都能看懂。

  相比之下,只知道写文章的世家大族们就有点难受了,因为他们的文章只有识字的人才看得懂。而整个大唐,能读会写的人都没几个,是谁来看他们的文章?

  这就是后世那位伟人曾经说过的,陷贼寇于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哪怕那些世家大族看出了李信的目的,他们又能怎么应对?除非他们也跟着一起写剧本,尝试去占领舆论战争的高地。

  可是,这帮人真能写出能与李信脑海中这些经典剧本相提并论的作品吗?恐怕有点难吧。

  更何况,从文艺发展的角度来说,认识人本身的价值,人本主义的思想,本身就是更先进的文艺创作理念。背弃了这些思想,试图去表达腐朽的品级和阶级观念的作品,肯定是不会有生命力,也不会被大众所接受和喜爱的。

  从这一点上来说,李信已经立于不败之地。任凭那些世家大族的学究们如何妙笔生花,他们也绝不可能打破他们在立场上和思想上的本质缺陷。

  李世民不明白这些超越他时代的历史唯物主义,但是他在亲眼看到这所谓话剧的效果之后,还是认同了一点——这或许是对付那些世家大族的一种重要武器。

  “你小子,就是鬼点子多。”

  李世民端起酒杯,将残酒一饮而尽,显然心情不错。

  旁边长孙皇后固然聪明,却也不懂得李世民和李信在说什么,只知道李世民似乎认为李信弄出来的这个话剧是好东西。这一点,她完全赞成。

  不保守地说,话剧很有可能是她到目前为止的人生中碰到过最有意思的东西。就连演员身上穿的那几身衣服也让她觉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