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 壁垒_重生82之商业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一下,扫了一圈众人后语重心长道,“各位,全球化的步伐,走的越来越快了啊!”

  “全球化的发展,会让壁垒的存在价值愈发珍贵。”陈春下意识的接了一嘴。

  秦汉冲陈春点了点头,“这个东西,正好也涉及到了落地层,现在的米国,正在推动一件很重要的事情,那就是让本土企业走向世界,成为国际企业。

  为了这个目标,米国官方甚至不惜采取多项措施,其中甚至不乏由官方出面谈判,其目的,就是为了在接下来的这些年里,打造出一批强大的国际企业。

  打造国际企业的目的,首先自然是打开国际市场,让本土的产品卖到全世界去,这也是最浅显的目的。

  而在这背后,却有两个非常关键的东西,一是建立品牌力,国际大品牌这个概念,可以带给企业强大的品牌力,这种品牌力会作用于全球的消费者身上,消费者会去认这些牌子,下意识的认为这些品牌的产品是好的。

  当他们实现这一目的后,不仅可以实现高度的品牌溢价,更可以建立消费者的品牌认知习惯,到那个时候,后期本土企业就算产品做的比国际企业更好,也很难与国际企业对抗,更别提前期我们很难做的比他们好。

  这种强大的品牌力会支撑国际企业在与本土企业的竞争中占据绝对的先天优势,给本土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压力。

  同时也会不断的影响消费者,甚至于还能起到一定的文化输出作用。

  另一个关键,在我看来也是最为关键的,就是通过打造国际企业,建立全球产业链壁垒。

  这个就尤其要谈一谈米国的科技企业了,米国这些科技企业,他们现在的发展目标,是由米国本土进行核心技术的研发,但是要把生产线挪到低生产成本的国家去,与此同时,在全球寻找更有性价比的供应商,形成一个全球产业链。

  这个产业链带来的直接优势就是成本优势,这个产业链带来的深层优势,就是产业链壁垒。

  比如米国的英特尔成功实现全球产业链之后,隔壁东瀛出现一家芯片企业想去跟英特尔竞争的时候,可他既没有供应商优势,又没有生产成本优势,还没有核心技术研发优势,他拿什么去跟英特尔竞争。

  而当我们把目光放的长远一些,哪怕有一天,东瀛,或者我们国内有了一家同样有能力建立全球产业链的企业去跟英特尔竞争了,人家凭借着长期的合作关系,基本已经实现了最高性价比的产业链,这个时候你想要入局,英特尔看你是个威胁,直接动用关系打断你的产业链合作,你怎么办?

  重新去建立新的全球产业链么?太难了啊。

  所以说,米国现在其实已经把科技的发展看的很明白了,并且为此付出了心动,那么今天在座的各位,代表着华夏科技水平的各位,有没有什么想法,又有没有什么行动呢?”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