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1章 逐渐开放的阜城_重生1980之强国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槽有肥有瘦,回家包饺子最好,尤其是这块肥膘,一斤肉能出七两油,买上三斤过年的油都出来了!”

  肉贩子乐的后槽牙都露了出来,别人买肉是一斤二斤的买,刘东学买肉是十斤八斤的买,刚才对方比划那几下子怕是将近十五斤了。

  “别切了,这半扇我都要了!”

  刘东学看到对方想在后槽上再切一刀刚忙阻止。

  “好嘞,这半扇都归你!”

  肉贩子这个乐呀,刚开始卖二哥就买走一半后槽,看来不到中午就能收摊了。

  “这个是……二十一斤半,半斤不算了,就当是给二哥的年货了………肥膘是三斤一两,一两去掉,算三斤,一共是二十四斤,一斤是一块九,二十一斤……这个,我算一下呀……!”

  对方抓耳挠腮掰着手指头,平时都是几两几斤的卖,今天有点多,算不过来了。

  “四十五块六,爸,给他五十块钱!”

  刘琅开口道。

  “刘东来从兜了直接甩出五张“大团结”递给对方!”

  肉贩子看着钱有些犹豫,不知道对方说得对不对,万一这些肉超过五十块钱自己可就亏了!

  “拿着吧,你的肉是四十五块六,这是五十,剩下的是我大侄子打赏你的,还不拿着,嫌少呀?我大侄子还能坑你?”

  刘东学把钱塞到对方手里拿起肉转身就和众人离开。

  “大侄子?二哥的侄子……卧槽,难道是那个神童天才刘琅……?”

  四个人逛了一个多小时,买了三条鱼,都是郊区河套里的野生鲤鱼,也不大,一条也就两三斤,还买了六块豆腐,晚上要来个鱼炖豆腐,鱼和猪肉都有了,还得有鸡,又买了三只鸡和五斤鸡蛋,还有十几斤的豆包,年货基本上凑齐了。

  有一个老头在卖糖葫芦,刘琅的老叔馋的流口水,刘琅直接包圆儿,连对方插糖葫芦的木头桶子都买了下来,一共给了老头十块钱,对方那个乐呀!今年的年货凑齐了。

  市场里还有一家三口在卖早餐,油条豆浆豆腐脑,夫妻二人加上一个十一二岁的女儿,冻的耳朵都红了。

  正好四个人也有点饿了,刘琅也不嫌弃,他们坐着小木墩围在一张木桌前吃了一顿早餐,阜城的物价当然比不了首都,这一顿早餐加起来才一块多钱,比两年前刘琅一家人在首都吃的那顿早餐还便宜一半,吃完后刘琅让二叔塞给对方五块钱,还没等对方倒钱几个人转身就走,对方喊都没喊住。

  这些小商小贩都不容易,基本上都是没有工作的人,多半是周围村镇的农民,为了生活大三十儿也得出来赚钱,刘琅也不差那几块几十块钱,就当是过年给他们的红包了。

  “我说,那是二哥吧!今天怎么了?连钱都不要了,平时不这样呀!”

  一旁一位吃着早餐的人有些不解。

  “是呀!刚才他们四个在市场里溜达一大圈了,看他们手里拿的,鸡鸭鱼肉什么都有,看看人家过年,把一年吃都买完了,真是有钱呀!”

  另外一人羡慕不已。

  “那个小孩子是谁?没见过呀?穿的那么好!”

  “是呀!那个是大哥,那个小家伙是老疙瘩………卧槽,他家小一辈不就是刘琅吗?那个是刘琅呀!”

  一个人反应了过来。

  “对呀!那个小孩子就是刘琅,神童刘琅呀!”

  一个人大叫一声,所有人都反应了过来。

  刘琅的大名国人皆知,但在家乡阜城,他就如英雄一般,每次提起他,人们都充满了自豪感,甚至其他地方的人都是因为刘琅才知道了这座北方小城。

  “刘琅来了!”

  一帮人听到刘琅的名字都兴奋了起来,甚至有几个人想要一看刘琅之“尊荣”连摊铺都不管了,不过此刻的刘琅和家人拐进了一个小胡同不见了。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