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14章 各种事_国家制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器人就是一高在比赛中发明的,但我看着一般啊?”一名从大学请来的裁判坐在高台上看比赛,同时疑惑地问办事员。

  “您得看旁边那两个学生。”

  “哪两个?”

  “最大个和最小个那俩。”

  裁判:“……这比喻真形象。”

  一高有两个不怎么出场的学生,一个身形特别高大,比现场的中学生都高都壮,看着像体育生,专门找来做苦力的。另一名学生略瘦弱,整整齐齐的好学生模板,像是特意被带来参观学习的。

  裁判之前就注意到他们,也发现很多学生爱围着他们转,电视台和记者也喜欢围着他们拍,他还以为是这俩学生长得好看,媒体在找形象担当呢!

  “那我怎么没见他们上过赛场?”

  “因为太欺负人了。”

  “啊?”

  “你如果看过去年的总决赛就会明白,他们上场就太打击其他学生了,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季椽和宋冀宁不参加地区总决赛并非自负,只是不想让其他同学太理所当然,觉得他们就该为别人挣这20分。好在学长们都很淳朴,发现季椽两人不参与比赛后,除了有些紧张外,没出现“你为什么不帮我拿冠军”这种白痴。

  季椽和宋冀宁承担了指导学生的责任,连物理老师都听他们的,在整个参赛小队同心努力之下,一高毫不意外地拿到了全国总决赛的名额。

  不过以“前冠军”的名声而言,他们的表现确实不够精彩。好在曾经的参赛小队都知道真正的主力是谁,离开赛场前纷纷向两人打招呼:“宋冀宁,季椽,决赛见。”

  季椽:“啊?”

  宋冀宁赶紧:“刘振兴,决赛见!彭国东,决赛见!”

  随后悄声告诉季椽:“这是北高的,那是南高的。”

  季椽:“哦……?”

  这就是两人性格上最大的不同。宋冀宁向来好友遍地,他能记住所有曾经交谈过的人,不管三教九流,各行各业他都能与对方相交莫逆。因此当有需要时,他总能找到一堆帮手。

  而季椽向来不擅长、不主动交友,除了实验室认识的朋友,他很少能从其他方面结交到朋友。因此别人找软柿子的时候,最容易找上他这种人。

  好在。

  前世的季椽有老师。

  现在的季椽有宋冀宁。

  地区决赛后,选出了60所参赛学校,这次是在津市的体育中心进行全国总决赛——据说因去年比赛的大热,有三座城市争取举办权,最后被工业发展靠前的津市抢到了。

  同样因去年的大热,外媒也注意到了这项全国性的中学生比赛。虽然不泛抱着“吹牛”“搞不好是军事行动(人太多了)”的想法,但终归派出记者进行跟随报道。

  然而这段时间,除了机器人大赛外,更引人注目的是全国严打。报纸新闻连篇累牍,整天报道抓捕了多少犯罪份子,打掉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