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七章 不能让昌平君去!_秦时之我要做大将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太子嘉背靠漳水与步非池率领的秦军对垒之时,东线的燕国也按照与秦国的“盟约”出兵了。

  燕王喜虽然昏聩,但是也知道赵国不是好惹的,任凭燕丹说破了嘴皮,也不愿出兵。更不要说与赵国合力攻秦了,先不说燕赵两国的仇怨,即便放下宿仇,合力攻秦,可是秦国就是软柿子吗?

  之前算上卫国,五国合纵攻秦,有讨到好果子吃吗?

  但是燕国也并非只有燕丹想要出兵,同样有这个想法的还有燕国大将军晏懿。反复权衡之下,考虑到燕国与秦国之间毕竟还隔着一个赵国,即便秦人发怒,也有赵国挡着。燕王喜最后还是同意了出兵。

  易水河畔,燕军屯兵桑丘与郦城,两座城池临近易水,高大的城墙之后就是燕国最为富庶的督亢地区。

  旌旗猎猎,连绵不绝的白色营寨驻扎在此地。

  时已入夏,饶是北方的燕国,亦是有了一丝炎热。

  大将军晏懿帐中,桌案上摆着两封密信。

  一封帛书末位盖着红印,正是燕太子燕丹印玺;而另一封帛书的末尾则是一个令人生寒的黑色蜘蛛图案。

  晏懿在桌案旁静静踱步,两封信函的内容截然相反。

  燕丹自然是希望他按兵不动,等待燕丹与赵国达成协议,共同伐秦。

  而来自罗网的密信,自然是希望他避开燕丹,与赵国交战。

  “一边是劳师远征,还要借道赵国。一边是以逸待劳,傻子也知道该怎么选。燕丹啊燕丹,你的良宅美人本将军也很喜欢,可是要怪就怪这秦国给的实在是太多了。”晏懿喃喃自语,似乎是做了决定。

  晏懿的嘴角勾起一个笑容,拿起两封帛书,朝着一旁的火炉中随手一丢。

  “将军,那赵将庞煖又在阵前搦战。扬言要将我燕人打回易水。”

  就在这时,传令兵走进营帐之中。

  “岂有此理!”晏懿闻言心中一喜,机会来了。

  …………

  远在咸阳的秦王嬴政近日来面临的压力不可谓不大。

  暴雨决堤的郑国渠,已经引起了秦人宗室的不满,很多宗室秦臣上书暂停开渠,严查郑国行间之事。而泾水两岸的灾民的安顿问题,也一直令嬴政十分烦恼。

  倘若此次赵王能够履行密约,则漳水以西又有十三座城池划为秦地,届时这些城中的赵人流民肯定是要收容的。现在这个时代最缺的就是土地和人口。

  年轻的秦王第一次感受到了整个国家的重担压在身上的感觉,想起这十来年吕不韦平添的白发。

  有了步非池的方案,修渠、赈灾、接收赵国的城池,三件事情得以并行。也算一口气解决了秦国所面临的难题。

  唯一令嬴政放心不下的就是步非池能否顺利地接收赵国的城池。

  前线的战报已经送到咸阳。

  赵人不会束手就擒,这是意料之中的。若是白白割了十三座城池给秦国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