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十一章 班师_秦时之我要做大将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入夜,昌平君回到自己位于咸阳的府上。

  这一个月的时间,受命到河渠上监工,加上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他也算是心力俱疲。

  掩日在赵国刺杀步非池失败,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

  这意味着这么多年,他在农家的投资很可能打了个水漂,而且根据田光离开前留下的消息,罗网很可能已经开始着手渗透农家,要在江湖中再找一个有农家这样实力,却又没有罗网渗透的门派难如登天。

  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一度都已经下定决心孤注一掷,亲自出手除掉他认为将来会成为秦国柱石的步非池。

  甚至秦王嬴政都已经同意了他领兵,然而最终却不知为何临时作罢,转而冒险从函谷关调动蒙恬去接应步非池。

  接手渠务与赈灾的昌平君自然也是立刻抓住机会,在修渠之事上他屡次试探郑国,软硬兼施,想要找出这个来自韩国的水工的破绽。

  然而无论他以郑国的韩国间人身份试探,还是以重金为赂,都始终难以动摇其心。沟通泾水与渭水,修建一条史无前例的巨大河渠,仿佛已经如磁铁一般吸住了他的心。

  饶是昌平君颇费口舌也只能徒呼奈何。

  步非池的目的达成,赵国十三座城池已入秦国版图,消息传来,自泾水河渠归来的昌平君自然是失望透顶。

  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更令他沮丧的消息传来。

  他的父亲,楚考烈王病危。整个楚国的局势也是扑朔迷离起来,

  然而远在秦国的昌平君却不敢有所表示,在秦国朝堂,他的楚系身份虽然不是一个秘密,但却也不是他挂在嘴边的东西。甚至在一开始,他就做好了楚系势力被秦王和吕不韦打压的准备,而有意地与华阳太后疏远。

  “昌平君为何愁眉不展。”

  就在昌平君对着窗外的明月独自叹气的时候,一道阴恻恻的声音在他的身后响起。

  看到来人,昌平君面露讶异,他的府邸不说守备森严,却也不是寻常人想进就能进的。

  “中车府令?”

  赵高还是一如既往地无声无息。

  其实无论是昌平君还是赵高,都早已进入了彼此的视线,只是一人是宫中寺人,另一个却是位居右相,平日里即便上朝也没有交流的机会。

  看到赵高突然出现在自己府中,昌平君也不敢立刻张扬,对方有实力避过侍卫,就绝对有实力让自己喊不出声。

  “赵大人深夜来访,不知有何指教?”昌平君面露警惕。

  “指教谈不上,昌平君可识得此剑?”赵高只是立在门前,徐徐从身后拿出了一把形制奇特的长剑。

  饶是昌平君这样的人精,看到这把剑时,也难掩面上的惊骇。

  掩日,越王八剑之一,他对这把剑再熟悉不过。

  脑海中无数种可能性闪过,昌平君甚至做好了连夜逃回楚国的打算。无他,与田光合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