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二七五、雄鸡一唱天下白(十)_重生之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众口难调,无论到什么地方都喜欢拉山头、搞小团体。尤其在清末民初,关于如何建立党派,各大政治势力还处于懵懂时期。经常为了某个共同理念,先拉起一票人成立政党;成立政党还觉得不过瘾,又在政党里面划分派系;一旦发生龃龉,干脆叛出政党另起炉灶。这种情况以国民党最为典型。

  同盟会改组国民党后,内部就一直内讧不断,群雄割据。在正式国会召开后,国民党里面相继出现了癸丑同志会、相友会、政友会、超然社、集益社等小政团。不久,国民党又分裂为客庐派、丙辰俱乐部、益友社。后来有分裂为政学会、民友社、政余俱乐部、韬园、宪政商榷会等等,斑驳陆离,五花八门,令人头晕目眩。

  再说第二点。清末民初党禁初开,很多人都蠢蠢欲动。等到正式国会召开,更是群魔乱舞。但是各个政党为了装大自己声势,往往拉拢一些名望大、地位高的名流来充门面,以资号召。这也送党证来,那也送党证来,许多人是一身兼有数党党籍,比如伍廷芳、那彦图、黄兴等人,甚至一人身跨十一党!

  政党越分越小,成员越来越少,最后只能三五个人组成一派,甚至连党名都没有,只好以活动地点来称呼,完全失去政党的战斗力。与此同时,政党越来越多,成员越来越杂,大多都是徒有虚名,甚至连自己也说不清自己属于哪个党派。投票的时候只是根据自己心意,完全不能体现政党的意图。如此一来,政党还有什么意义?

  杨永泰有些为难:“大人所言大有见地,只是实际操作中恐怕很难做到吧?”

  孙元起吃惊地挠了挠头:“这很难么?只需要在发展党员时坚持个别吸收的原则,先自己提出申请,填写入党志愿书,再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经过支部大会通过和上级党组织批准,并经过一年或半年预备期的考察,才能最终成为正式党员。如此一来,不就做到严格审查了么?”

  杨度插话道:“这是不是太麻烦了?”

  孙元起却不赞同他的看法:“不麻烦!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我们党员资格的可贵,也才能确保政党的纯洁与稳定。”貌似当年孙元起在学校入党的时候,就是这么做的。

  杨永泰问的却是另外一个问题:“支部大会?上级党组织?依大人看来,新成立的政党该如何架构?”

  见杨永泰目光灼灼,孙元起只好按捺住耐心,把自己记忆中党的组织形式复述一遍,包括从上到下的党委、总支、支部、小组,再到组织里面的记及组织委员、宣传委员、纪检委员等。只听得杨度、杨永泰两人击掌拍案不已,连呼“妙哉”。

  杨永泰还拿出了纸笔,一边听一边记,遇到不明白的地方还停笔提问,一副好好学生的样子。等他把孙元起能记起的东西全掏出来,才心满意足地抖抖纸张:“大人真是能者无所不能!有这一纸建党方案,杨某此次上海之行必定事半功倍!”(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