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〇〇、山雨欲来风满楼_重生之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着库朋斯基对民国政府提出抗议,孙元起派兵三路征蒙、轰炸科布多城和乌里雅苏台的消息渐渐为全国民众所熟知。各地报纸也蜂拥而上,无奈消息有限,只好根据一鳞半爪的传言敷衍成一段波澜壮阔的故事,什么《孙大人三路征北,外蒙古两城归西》、《叛军驻马江北,飞机火烧连营》、《轰炸机大展雄威,库伦城指日可下》,直把全国民众挑逗得热血沸腾。而对情况最为了解的中华广播、《政经日报》,此时反而保持少有的沉默。

  全国舆论对于出兵北伐是一边倒的支持,各种声援通电雪片似的飞往孙元起手中——当然,也就仅限于声援,看得见的实惠是半点没有——个个都不吝褒赞之词,动辄把孙元起比作班超、傅介子,或者是裴行俭、王忠嗣,“功超定远”“青史载勋”之类的高帽子更是批量大赠送。

  湘、粤、赣等省都督也站着说话不腰疼,甚至联名通电全国,请求孙元起再接再厉,一举荡平外蒙乱匪。电文中略称:

  薛禅汗亦仅如许,开平王今安在哉!旌麾北指,夷狄束手;檄书南来,士绅开颐。然三冬之草虽死,逢春犹能滋蔓;百足之虫未僵,历劫尚可复苏。伏望先生能以余勇犁庭扫穴,除恶务本。职等将厉兵秣马,克日北上,与先生会猎于狼胥,铭功于燕然。

  从文中字句可以看出,这应该是黎副总统文胆饶汉祥的大手笔。孙元起看完不禁冷笑数声:这些人就会唱高调、捞便宜!现在看自己以摧枯拉朽之势殄灭布尔干河畔乱匪,轻松炸毁科布多城和乌里雅苏台,库伦似乎也指日可下,他们一个个都心思活泛起来,跳出来博出位。如果单独调他们北上征蒙,看看他们还有几个敢主动出头?

  别看他们现在跳得欢,只要征蒙战事稍有失利,保证他们嘴巴闭得比未出阁的黄花闺女还紧。再也不敢谈什么出兵之事。如果孙元起的部队损失惨重,又被沙俄穷追猛打,无力自保,甚至周边的各省都督还会乘机咬上一口!

  见孙元起如此咄咄逼人,沙俄政府很快又与库伦当局签订了《俄蒙旅协定》,规定俄国政府为库伦当局装备一个旅,包括两个骑兵团、一个机枪队以及拥有1900名士兵的炮队。该旅教官均由俄军官充任。库伦当局应向俄国政府支付35万卢布,作为装备编练该旅的全部费用。

  本来在完成预定作战任务后,晋、陕、甘三支前出的部队应该迅速回撤到原驻地,谁知哲布尊丹巴居然如此不识抬举,孙元起不得不稍加调整,对库伦当局采取更进一步的惩膺措施。随后他命令除山西的陆军第四十七混成旅一部回防大同外。其余前出部队整编为外蒙陆军第一师,以冯基善为代师长,保持对外蒙的强大军事压力,并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