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八十六、前辈**许再攀_重生之大科学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3届。”卢瑟福说得滔滔不绝,貌似对这个奖项很熟悉。

  “那,诺贝尔奖奖金有多少?”孙元起突然问了这么一句。

  “诺贝尔奖包括金质奖章、证书和奖金支票。”卢瑟福答道,“而奖金的金额数视基金会的收入而定,目前来看,大概是11000英镑,折合31000美元。”

  “哦,才3万美金啊……”比起前世的一百多万美金,三万美金确实少了点,所以孙元起有些失望。

  “约翰逊,您不应该太关心奖金金额,”卢瑟福很不满:“更重要的是世界上科学家对于你学术成果的认同,这是一位研究者的莫大荣誉。”

  一个追名,一个逐利,有区别么?孙元起腹诽道。不过他对卢瑟福向来以良师益友视之,所以口中还是恭敬地回答:“那不是学校建设要需要大笔的资金么?呵呵。话说回来,这些年都有哪些科学家得过诺贝尔奖?”

  “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这三个奖项我没有太关心,所以不了解。”卢瑟福顿了顿,“至于剩下的,则都有耳闻。三届物理奖分别颁给了发现x射线的伦琴先生,发现磁力对光塞曼效应的塞曼先生,创立电子理论的洛伦兹先生,发现放射性元素镭的居里夫妇,以及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的贝克勒尔。化学奖则是颁给了创立化学动力学和渗透压定律的范托霍夫,合成嘌呤及其衍生物多肽的费雪,和建立电解质溶液电离解理论的阿伦尼乌斯。”

  “伦琴、塞曼、洛伦兹、居里夫妇、贝克勒尔、阿伦尼乌斯……啊,都是些名人哪,注定会出现在以后的大学教材中。”孙元起不禁地感喟道,当然也是实话实说。

  “哈哈,那么你呢?要知道,现在很多学者把你视为是牛顿之后的第一人!”卢瑟福开玩笑地望着他,“诺贝尔物理学奖第一位获奖者伦琴,在他获奖演说中就曾提及你对原子结构的认识;之后洛伦兹教授、居里夫妇都曾表示你的理论对于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当然,你对化学反应的重新认识,阿伦尼乌斯也是赞不绝口,曾公开表示自己的理论没有你那么全面、那么系统。正因为如此,以至于去年他获得化学奖的时候,学界还很有些非议,大部分学者认为他的电离解理论,只是你在《化学原理》中所阐述的一部分,却没有你解释得鞭辟入里。如果他能获奖,那么你也应该获奖,不能因为他是瑞典人就厚此薄彼……”

  对此,孙元起只能报之一笑。

  一般说来,科学是没有国界的,但科学家是有国界的,故而在评奖、撰写科学史等方面难免存在着意气之争。

  仅举阿伦尼乌斯为例,美国科学史教授弗里德曼在2005年出版的《权谋:诺贝尔科学奖的幕后》中写道,1906年诺贝尔奖化学委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