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八十六章:门都没有_鉴宝龙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祖宅!

  门口有一对石狮子。

  足有一米之高。

  看着相当有年头了。

  一对石狮子身上,满是刻痕。

  不知经历了多少风霜雨水的洗礼。

  陆洲东多留意了两眼。

  忽然,摇了摇头。

  轻轻一叹。

  “石狮文化历经千年,却不曾想一直走在下坡路。”

  华夏自古以来,便有石狮镇门一说。

  自东汉时起,狮子在人们的心中,便是高贵祥瑞的灵兽。

  东汉时期,以力为美,以大是崇。

  这时的石狮子雕刻也并非华夏本土出品。

  而是自西域,作为贡品,入华。

  西域石狮子,造型矫健古朴、威武高昂、健美挺拔,多取立状或行走状,威风凛凛。

  但由于此时进入中原地区的石狮子数量不多,见过石狮子实物的人太少,导致民间工匠艺人只能凭借捕风捉影的传说的极尽想象。

  是以,就出现了长着一对翅膀的石狮,或在石狮子头上饰以云纹或火焰纹。

  以传统的装饰手法突出地表现石狮子威武、强健和凶猛的气质,如此显示其无限的神威。

  这一类石狮,只是东汉时期工匠想象出来的臆造品。

  即便如此,也得以广泛流传。

  甚至,这种风格延续到了汉魏六朝。

  一直到隋唐时,才有些许改变。

  此时佛教盛行。

  佛道之中的狮子,犹如佛之护法。

  昂首挺胸,骄视一切,狞厉中见温驯,气势恢弘而稳重,是威严与宁静的统一。

  且此时,由西域传来狮舞。

  所谓狮舞,乃是鞭策真狮子!

  真狮的大量传入,使狮子在人们眼里成为了真实的猛兽。

  石狮子在造型上,这才完全告别了虎之形体,彻底摒弃了神秘色彩。

  肩上的双翼、头上的饰角和身上的花纹不再出现,一改过去那种拘谨、冷漠、神秘的气氛,胸部高高突起。

  渐渐地。

  石狮,前肢直伸,狰狞威严,雄健洪浑,屹立不拔。

  尽显威严。

  而到了宋元时期,分裂割据、外族入侵的残酷现实使往日豪情难以为继。

  虚幻的夸耀被抛弃,世俗的幸福成为唯一的追求寄托。

  石狮虽传承下来,但却少了唐时的威严庄重,多了一分温驯柔情的世俗之风。

  此时的石狮挂铃铛,悬绶带,飘彩巾,吊红缨,体积也日渐缩小,不再使人望而生畏。

  虽到了明代,社会环境,经济发展了有改善。

  但腐烂的心,早已在每一个人的胸中根深蒂固。

  即便是石狮子,也再也不复往日的风采。

  石狮雕刻,不再是一个神圣而又充满艺术的事情。

  反而成为了工序化产物。

  每一尊石狮,都完全一致。

  失去的,是当初的灵动。

  没了灵魂。

  完完全全变成了一件死物。

  到了清代,随着海外国家的不断冲击。

  国人的心早已腐烂殆尽,偏偏却又不甘下堕。

  人,哗众取宠。

  狮,亦是如此。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