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4章 缘由_我的芳华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内,阁,大学士,乾隆皇帝面前的红人,往底下转一圈,谁不巴结奉承他?能够让他下跪的人又有几个?后来去网上一搜,有网友说这是因为金大烟袋是正红骑骑主,而和珅只是个正红骑骑民,按照正红骑的规矩,见了骑主,即使你是顶天大的官儿,只要你是骑人,就算人家当街要饭,你也得下跪请,安。”

  “这个故事虽然是杜撰,但是也有历史依据。”顾秋风接话道,“其实清代宫廷的规矩非常细,非常多,你们别被那些宫斗剧给误导了,什么一个现代人魂穿清代成了一名宫女,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皇子打了一顿或者冲撞了皇帝,然后凭借着自己的机智化险为夷,甚至得到了他们的赏识和称赞,这是鬼扯!真要按历史史实来走,轻一点就是打几十板子,让你几个月下不来床,重一点就是当场杖毙。漫说纳兰明珠在康熙朝的地位,比不上和珅在乾隆朝的地位,即使比得上,规矩在那儿摆着,并不是说你是果家重臣,你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说到这儿,他脸上露出了莫名的笑,“更何况书上不是说了么?1676年纳兰性德中进士,被康熙皇帝留在身边授三等侍卫,后晋为一等侍卫,备受隆遇,你们以为那御前侍卫,只要功夫过得去,谁想当就能当?不知根,不知底,皇帝怎么敢留在身边保护自己?纳兰性德二十二岁就成了皇帝身边的人,在纳兰明珠看来,这绝对是圣天子眷顾他们家啊,他脑袋抽了才去跟康熙皇帝提这茬,真要是提了,那就是不识好歹,有负圣恩了。”

  这一番合情合理的解释,让郑宗绪和孔泽听得连连点头。

  “徐乾学在《纳兰君墓志铭》里写道:成进士,授侍卫,与其志向非常不合,荐绅以不得上第入词馆,为容若叹息。”纳兰性德的“小粉丝”李小红幽幽地说道。

  吴刚却说道:“如果纳兰性德进了国子监或者翰林院,那么我们今天就看不到他的那些经典诗词了。”

  顾秋风笑了笑,说道:“你的意思是,纳兰性德的不幸,是后人的大幸?”

  “听起来很别扭,但确实是这样。”吴刚不好意思地回答道。

  “他的意思,就跟清代诗人赵翼的那句“果家不幸诗家幸”的意思差不多。”施文秀也插了一嘴。

  是的,顾秋风正想说这个!

  “身阅兴王浩孑空,两朝文献一衰翁。无官未害餐周粟,有史深愁失楚弓。行殿幽兰悲夜火,故都荞木泣秋风。果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

  这是清代诗人赵翼的《题遗山诗》。

  这里的遗山,指的是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元好问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

  他在金朝乜王前后写的那些“纪乱诗”,情感悲凉,骨力苍劲,字里行间充溢着一股慷慨壮烈之气。

  正是这种悲怆沉痛的感情,深沉动人的力量,成就了他在大夏文学史上的地位。

  也深深地打动了清代诗人赵翼。

  “果家不幸诗家幸”这句话,也为后人广泛引用。

  然而,顾秋风却不大喜欢这句话。

  它有道理归有道理,但是说这句话的人……很欠揍啊!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