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二十九章 苏东坡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密切,神交而已。

  “苏某感激之情,都在这酒里,大王请!”

  赵似连忙接过苏轼的酒杯,一饮而尽。

  长吐一口气,赵似看着这位年过花甲、半生多舛却依然乐观豁达的老人,悠悠地说道。

  “千年之后,世人可能记不住我大宋的皇帝,更记不住东华门前唱过的那些人名。但是只要华夏文明不绝,中国文字存续,世人都会诵读‘大江东去,浪淘尽!’,都会记住这些流芳千古的词赋,是苏东坡写的。”

  “大宋有东坡先生,有诸公,足以彪炳史册,在华夏悠远的历史长河里,发出耀眼的光芒。”

  听了赵似这番发自肺腑的话,众人无不动容。

  苏轼的眼睛赤红湿润,他从未听过一个人,能站在如此高度给予自己这份评价。同时,他也感受到赵似身上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或者叫高于凡人的胸怀和气魄。

  别人还在苦苦探寻人世间的道理,秦王殿下却已经开始俯视芸芸众生,能够站在千年之后的立场上,看到万物道理。

  这份胸怀和气魄,让苏轼折服。

  他历经过仁庙、英庙、神庙三位先帝和当今官家,但从未见过如此高远的胸怀和浩大的气魄。

  或许这是上天赐给大宋的祥瑞?

  在这一刻,苏轼动摇了,可是想到史书上的惨重教训,他又一次坚定了决心。

  “大王,不知能否移坐偏室,苏某有话想与大王说。”

  “东坡先生,请!”赵似当即应下。

  起身后主动伸手,搀着起身有些迟缓的苏轼,一起来到偏室。

  刚坐下,苏轼就迫不及待地说道:“大王,何不谦让遂宁王?”

  赵似猛地一愣,他万万没有想到,苏轼如此郑重地把自己请到偏室单独谈话,一开口居然是这句话。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