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七章 那就议和吧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功劳,做了很高的评价。

  不过实情也是如此,没有章惇在哲庙皇帝亲政后对西军的大力整饬,调整对夏战略,奠定基础,赵似就算三头六臂,也没法打出这么多的胜仗来。

  章惇马上站起来,拱手对答道:“陛下,对夏大胜,更离不开陛下天马行空的战略部署。河湟蕃部编为朱雀旗,亲率大军四战四捷,彻底改变我大宋对西夏的局势,我强敌弱,我主动敌被动。而后又整编军制,统一指挥,整肃军纪,振奋士气,识拔将才,才有这立国以来前所未有之大捷。”

  “陛下圣明!当为我大宋中兴明君!”

  随着章惇一声高呼,其余人也连忙跟着一起作揖行礼,齐声道:“陛下圣明!当为我大宋中兴明君!”

  在人群里,蔡卞又泛酸了。

  看看,你捧我,我捧你,当着我们的面,你们都抬起花花架子来,还说没有勾连?

  只是官家和章惇,到底什么时候勾搭上的?

  好你个浓眉大眼的章子厚!居然暗地里的手段玩得比我还溜!

  赵似受了众人的礼,谦虚了两句,等大家都坐下,继续说道:“仗打完了,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我们一一理顺。先看外部,首先是夏国国主的态度?”

  赵似说到这里,扫了一眼众人,“大家议一议。”

  在座的早就熟悉赵似的套路,他这并不是自己没有主见,而是想听听的大家,集思广益,好对自己的意见查遗补漏。

  长孙墨离先开口了,“官家,章相,诸位,以属下对夏主李乾顺的了解,这个时候,他应该不会屈服。因为我军大胜,稍一松口,恐我大宋就会狮子大口,提出十分苛刻的议和要求。其次,仗打到这个份上,夏国已经处在危急存亡之秋。”

  “夏国诸多贵族将领,跟我大宋血战近百年,身上血债累累,想和也不敢和,只能咬牙坚持下去。所以这个时候,夏国内部反倒更加团结了。夏主李乾顺只有更加强硬,做出一副誓死抗争到底的态度,好争取人心军心。”

  “有道理,”赵似赞许了一声,“所以夏国的态度,我们可以不管。继续封锁边关,提高警惕,严防他们反扑就是。”

  “陛下圣明,现在我们要注意的是北辽的态度。”长孙墨离补充了一句。

  “是啊,北辽的态度。”赵似点了点头,“北辽君臣再昏庸,得知凉州被我军克复,也知道宋夏两国的势力,已经完全颠覆。以西夏在侧翼牵制我大宋的战略,即将破产。不管如何,他们都会做出强硬的态度,逼我大宋议和、退兵、割地。”

  章惇捋着胡须,也开口了。

  “陛下英明,一语点出了北辽君臣的心思。河东...尤其是河北诸军,跟西军不可同日而语...”

  听到这里,赵似腹诽道,何止不可同日而语。

  从真庙皇帝在澶州与辽圣帝结城下之盟后,河北近百年未经大的战事,诸禁军早就烂到骨子里去了。甚至不少州县,完全在靠一些乡兵弓箭手支撑着地方安全。

  要是北辽翻脸,整兵南下,河北一线,肯定会像决了口的黄河,一泻千里。

  “所以我们必须主动出击,派出使节团,打着进贺辽主七十岁万寿的旗号,前去辽国。卑辞厚礼,周旋转圜,让辽国放弃对我大宋动武。”

  赵似开始说出自己的主见,“出使辽国,责任重大,主使副使人选必须慎重。首先不能是迂腐执拗之人,其次不能是只知道阿谀奉承之人。外圆内方,知道使用各种手段,坚守底线原则,达成任务。”

  “这人选,章相,元度先生,你们好好想一想,这两天尽快提出人选来。”

  “遵旨。”

  第一百七十七章那就议和吧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