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五章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不痛不痒地袭扰吗?”

  长孙墨离没有回答,只是转头问张绎,“玄武旗各千户部众,都按预定计划撤离了吗?”

  “回都参军的话,都按计划撤离去了杭海岭南麓牧场。最后一支部众,昨晚已经通过月贴忽古兰山谷。”

  看着李纲、张绎两人因为大战即临的紧张神情,长孙墨离突然问了一句。

  “伯纪、思叔,说一说,这次玄武旗木獬、金牛两翼的二十多万民众,紧急转移,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到什么?我们能学到什么?五万多敌军就在不远处,眼看就要大军压上来了,我脑子现在全是嗡嗡的,你问我学到了什么?

  李纲和张绎对视一眼,从眼神里都看到了对方的无奈。

  “学生脑子一片混乱,实在说不出什么来。”两人老老实实答道。

  “你们啊,还需再磨砺一下性子。”长孙墨离不客气地说道,“漠北、河湟等蕃部,按照管家的分类,属于游牧部族,跟中原的农耕百姓截然不同。他们逐水草而居,有夏牧场,有秋牧场。冬天最好居住在山脚背风处。无时无刻都在迁移。”

  “而官家创建的四象旗,分四旗,旗以下分二十八翼,每翼左右两万户。再往下是千户、百户、甲户和正户。正户之下还有副户和赡户。最大的特点就是军民一体。平时是牧民,一遇战事,牧民配刀携弓,骑上战马就是战士,赡户、副户、正户、甲户马上就是辅兵、正兵、甲兵和队正。”

  “青壮是战士,就连老幼妇孺,在这套体制下,都变成了后勤辎重兵。官家的四象旗制度,可以说是把游牧部族最大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所以一声令下,二十多万户部众,能在三天之内悉数拔营,有序地赶赴数百里之外的新牧场。”

  “伯纪、思叔,整编训练过的四象旗,可以把数十万军民一体的部众,沿着水和草,一路投送到数千上万里的远方。再加上中原配置的高轮车、水车以及相应技术器械。四象旗部众可以携带水车、草料,可以摆脱一定距离的水草约束...”

  “这将是一股无可阻挡了洪流啊!它可以沿着官家指引的方向,前往天下任何一处有水有草的地方,用铁蹄和刀弓征服那里。你们现在知道了这里面的玄机了吗?”

  李纲和张绎微张着嘴,面面相觑,这,确实令人震惊!

  他们好不容易把纷乱的心绪理顺,想到了关键问题。

  “先生,官家把原本的野狼编练成有组织有纪律的狼群,战斗力倍增,要是他们调头向中原而去,该怎么办?”

  长孙墨离欣慰地点点头,正要回答,有传令官策马跑来禀告:“报!敌军开始渡河。我军先锋与敌军过河先锋开始接战!”

  气氛骤然变得更加紧张。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