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二章 指问何处是蓬莱(四)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的。你刚才说的那一招,才是他们最有可能做的。”

  叶逊请教道:“郡守,那我们怎么办?”

  “我们官府,不能直接下场。这是官家给我们画的红线,谁越线就办谁!所以我们要想帮江南的这些纱厂,必须从另一方面着手。棉布出口税降低一点,江南棉布厂会获利丰厚,传到纱厂那里,能把收购棉花的价钱再抬高些。”

  “农垦团再买郡守府面子,但不会跟钱过不去。只要江南的棉花价钱高到足够吸引人,农垦团会想办法把棉花卖过江来的。农垦团也要有成绩交到兵部去的。”

  “郡守,可是棉布出口税额,是市舶总署会同税政总署直接定下的,我们郡守府没有办法去更改,只能在其它方面想想办法。”

  “这个我知道,所以才头痛这件事。”

  长孙墨离说完,看着江面,冥思苦想起来。叶逊在一旁,也皱着眉头思考起来。

  该用什么法子呢?

  长孙墨离想到了好几个法子,但是没有出声,只是默默地看了叶逊一眼,想等等他的意见。

  “郡守,”叶逊说话了,“纺纱厂有水力、畜力立式纺纱机,棉纱产量足够,反倒棉布产量一直跟不上。棉布纺织厂除了有飞梭机集中生产棉布之外,还分散外包给上海、昆山、华亭、吴县、长洲、常熟等县的民妇。发给棉纱,租借脚踩织布机,借助民力增加棉布产量。”

  “此前这些民妇租机织布,挣得辛苦钱,还有收一道定额的个人收入税。该税属于郡布政司的地方税,属下想,不如暂免此税。”

  长孙墨离带着鼓励的眼神说道:“直老,说说你的道理?”

  “郡守,这种收入税其实没有多少,对江东郡度支收入,帮助不大。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却影响不小。民妇租机织布,收入原本就微薄,还要被收一道税,很多人宁可去找些别的活路。”

  叶逊斟酌着说道:“属下从各地简报中还看到,收取这些小税,最是扰民。有的税吏借机敲诈勒索,扰乱地方...”

  长孙墨离听得很仔细。

  叶逊说得这些,都没错。

  地方那些胥吏,全部转为基层官员,又是学习又是培训,你以为会马上转变过来,变成奉公守法的好官吏了?

  怎么可能?

  长孙墨离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他们还是会继续过去的恶习,直到被抓住。

  现在田赋、工商矿船税,由专门的部门去收,方方面面也盯得紧,下手不容易。反倒收入税这种为数不多的地方税,是这些税吏们上下其手,施展手段的好机会。

  “属下觉得,干脆把这害人扰民的个人收入税暂缓,再鼓励各县的民妇,踊跃去租机织布。此外,各县可以把这些民妇组织起来,统一跟棉厂讲价,把织布的工钱涨一点,进一步促进民妇们租机织布的积极性。”

  “属下看过前几年的简报,棉厂靠这种分散织出来的棉布,占总产量的三分之一。要是我们郡守府多多努力,鼓励民妇租机织布,使得这类散布的产量再提高五分之一,那么在棉布总产量上占不小的比例。”

  “如此一来,我们就有把握说服江南布商们,提高棉花收购价。只要提高二十分之一,对于农垦团那边,也是一个非常诱人的价格。能收到更多的棉花,明年又能纺织出更多的棉布,挣更多的钱...”

  长孙墨离一直很澹然的脸,终于露出了笑容。

  “直老,你去秀州做了三年知州,确实又成熟了不少。这是个法子,但不是最好的法子,你还可以再想想,不急。”

  看到叶逊有些失落,长孙墨离安慰道:“你这个法子还有一个可取之处,那就是借机把个人收入税这种害民的地方税给废除了。这种税,原本是官家和尚书省,为了安抚州县的妥协之计。现在实行了几年,弊端越来越多,也该废除了。”

  叶逊的脸上露出笑意,“郡守,此事就交给属下去办吧。”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