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零三章 敢教日月换新天(一)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玄明,朕要迁都。”

  在赶往燕京的路上,骑在马上的赵似突然转头对身边的长孙墨离说道。

  长孙墨离脸上闪过诧异之色。

  抬头看去,官家一身戎装骑在马上,阳光从东边照过来,化成万道金光披在他身上。周围有千军万马簇拥着。

  在远处,黄河在继续奔流着,只是往日响彻天地的咆孝声变得缓和许多,似乎也被官家带着千军万马的气势所压倒。

  长孙墨离心里快速地思考着。

  迁都,太祖皇帝就曾经计划迁都洛阳,只是群臣反对,不了了之。后来太宗、仁宗时都有动议要迁都洛阳,都因为反对声太大,最后没有定下来,此后迁都之议就彻底消失了。

  怎么官家在燕京即将收复的时候突然提出迁都?

  “陛下,臣请问意欲迁都何处?”

  “燕京,北平府。”赵似答道。

  长孙墨离的心里掀起惊涛骇浪。

  太祖皇帝以开封无帝王气象,意欲迁都洛阳,群臣们反对的意见诸多,主要也就那么几条。

  一是洛阳历经数十年战乱,早就被战火烧成一片废墟。要迁都过来,必须重新修建,“劳民伤财!”

  二是相比之下,开封城的漕运比洛阳要方便许多。迁都洛阳,江淮、江东的粮草转运困难,不仅会增加百姓负担,城中军民也可能会缺粮。

  但是还有一条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本朝太祖皇帝是黄袍加身,所以朝中文武群臣,多是几朝“元老”,在开封城内外有巨大的利益,错综复杂。怎么肯愿意抛弃这一切,跟着迁都去洛阳?

  如果官家在朝中提出迁都燕京的意见,那么肯定也会遭到王公大臣们的反对,而且会更加勐烈。因为经过上百年的积累,他们在开封城聚集的利益已经十分惊人了,怎么愿意舍弃这一切?

  但是...太祖皇帝是黄袍加身,通过杯酒释兵权才稳住根基。所以对于文武群臣,他不敢过于逼迫。反对声太大,他必须接纳。

  官家不一样。就连他这个皇位,也是在大家并不看好的情况,通过强硬手段抢下来的——通过军功笼络住西军和京畿禁军,然后摆出一副不合作就掀桌子,重新打出一个新大宋来的姿态,迫使太后、朝中重臣们只能接受事实。

  然后十年的时间里,雄才大略、厉精图治。借着王荆公的新法名义,加以改进,塞进新的变法,使得大宋国力蒸蒸日上,国强民富,中兴盛起。然后收吐蕃、灭西夏、定漠北、平北辽。

  挟此威势,可谓是一言九鼎,就算太祖太宗历代皇帝的威势,也不及官家。

  以他的威势、魄力和手段,要是真下定决心迁都,大宋没有任何人和势力能阻止得了。

  但是长孙墨离还是愿意问清楚官家的意图,这是身为谋士的职责。只有这样才好围绕核心出谋划策。

  “陛下高瞻远瞩、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