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五章 高丽表示不慌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霁的女婿王俣,又看了看还在激动不已的金缘,心里感叹着,不愧是饱读之士,知道要想骗人,先骗到自己。

  厉害,有前途,自己是慧眼识英才啊!

  吴延宠神情复杂地看着金缘,心里叫苦不已。

  他跟宋军青龙旗都交过手,知道对手的厉害所在,也知道宋军最擅长的就是战略布局。无论灭夏还是平辽,都能料敌于先,把对手克得死死的,这才打出风卷残云一般的气势。

  此前所谓“清川江大捷”,实情他和崔弘正心里都有数,只是为了应对主和派施加的压力,抓住天赐的一次不大的胜利编造,借题发挥。不过他没有想到崔弘正居然胆子那么大,编得如此离谱。

  吴延宠深知,一个谎言,需要更多更大的谎言去掩盖。“清川江大捷”吹得如此大,让主战派骑虎难下。

  而且他绝对不会认为,宋军布局浿水狼山一线,是轻敌冒进。万一高丽军碰得鼻青脸肿,死伤惨重,到时候真不知道怎么收场!

  群臣从寿昌殿走出,金缘与几位相熟的同僚走在一边,气宇轩昂的样子仿佛他刚刚凯旋归来。

  在另一边,李资谦悄声问吴延宠:“吴相,你对击败宋军,没有多少信心?”

  吴延宠抬头看了看灰沉如铅的天色,幽幽地说道:“冬天就要到了。北界的冬天,凛冽入骨,而且今年的冬天,会比往年更冷。”

  说完,他拱了拱手,快步离开。

  李资谦阴晴不定,眼里闪烁着波动飘忽的光。

  开京城外松岳山一处别院,郑克永急匆匆地走进来,直奔后院。

  “金兄,我刚刚搞到北边最新的情报。宋军已经占据平壤、驷马、椒山、岩渊、且沃五城,沿着浿水和狼山,把我高丽国横着脖子一刀,把北界与少部分东界割断...”

  郑克永急匆匆地对金富辙说道,他说的情报,跟寿昌殿上,高丽君臣们知道的差不多。他甚至还画了一张草图,示意实际形势。

  金富辙看了半天,越看越心惊。

  “郑兄,你觉得我军南北合击,能击破宋军的防线吗?”

  “很难!”郑克永摇头道,他曾是尹瓘的参军,后来归到崔弘正麾下。引敌深入、十面包围的“清川江大捷”其实是他提出来和策划的。

  “为什么?”

  “平壤城有浿水天险,海面和江上又有宋军水师,外援难绝,很难克城。驷马城同理。椒山城浿水江狭水浅,宋国水师难以逆上,可它夹山背水,除了浿水天险,还有山势地利。岩渊扼守狼山山谷,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且沃城依山傍海,除了险要山势,还有港口通海。”

  “听说宋国在东北率宾城(图们江口)筑有港口,海船往来不绝。那里离且沃城不远,两三艘海船就能让且沃城外援无忧。金兄,这五城怎么攻克?”

  郑克永双手一摊,反问道。

  “且宋军最善守。西夏军、北辽军,昔日天下雄军,善攻难敌。宋军守城相拒,百年来能打得旗鼓相当。现在宋军在此五城据守,我高丽国用什么去攻克?”

  说到这里,郑克永指了指灰沉的天空,暗然道:“金兄,而今已经入冬。天色寒冷,地上积雪,行走不便,行军、运粮更加艰难,也有利于宋军守城。更让人心虑的是崔相麾下的二十万兵马和三十多万民夫,人吃马嚼,一天耗费的粮食不知几凡。”

  “此前粮草一直是从各地转运,大部分先汇集在京畿和海州,通过海运转至平壤,然后再从平壤陆路转运北界各城;少部分通过刚才所说的其它四条通路,分别转运。现在不仅平壤城大批粮草落入宋军之手,更切断了北运的水陆道路。金兄,这个冬天难熬啊。”

  金富辙心里也像天色一样灰沉阴冷,“郑兄,你说宋军是不是掐准了这个时候来的?”

  郑克永双手揣在袖子里,暗然道:“谁知道呢?我设下诱敌深入的计策五六回,宋军没有一次上当。偏偏在我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却突然成功了。谁知道这里面是天意,还是人愿呢!”

  《第一氏族》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