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六章 老神仙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郭灵宝夸赞了一句。

  “父皇!”赵廓三位皇子策马赶上。

  “快来见过灵宝真人。”赵似招呼道。

  “见过灵宝真人。”

  郭灵宝呵呵一笑,捋着胡须道:“无量天尊,三位皇子果真是人中龙凤,非凡胎俗种。”

  几人继续策马前进,沿着通往疏勒城的大路,徐徐前进着。

  “有没有比你更长的河流,乌许斯?有没有比你更肥沃的土地,乌许斯?有没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难,乌许斯?有没有比你更坚强的意志,乌许斯?”

  歌声在远处响起,仿佛是从千泉山上的皑皑白雪上飘荡过来,如失群的白鹤,似飘零的落叶,幽幽地传到了大家的耳朵里。

  “这是什么歌?”静听了一会,赵廓忍不住问道。

  “这是一首吟唱这片土地苦难的歌。唱歌的人应该是必须离开这里,远去他乡的突厥人。”

  大家都知道葱岭宣抚司颁布的最新法令,想必这是一群信奉***教,不愿放弃自己信仰,只能离开故里,远去他乡的突厥部落。

  “乌许斯?说的是哪里?”赵廉好奇地问道。

  “乌许斯...应该说的是大月河。”赵似悠悠地说道,“前唐年间,粟特人叫这条河为乌浒之水,音译过来,跟乌许斯相近。如此说来,这首歌谣并不是突厥人原创的,而是从粟特人那里传下来的。”

  赵庚澹然地接着说道:“突厥人从金山西迁,赶走了居住在这里的粟特人。想必当年粟特人也是唱着这首悲歌,离开了这里,远走他乡,最后消散在历史的长河。现在突厥人也唱起这首歌,真是历史的轮回啊。”

  赵廓和赵廉被这话所震撼,忍不住感叹起来。赵似和郭灵宝却忍不住看了一眼赵庚。

  众人没有做声,继续倾听着,任由这首歌在空气中飘荡,最后像西沉的晚霞,暗然消散,再也听不到。

  “叫宣教局的人去抄录这些歌,都是历史啊,一幅活生生的西域历史。”赵似吩咐身边的校书郎。

  “父皇,这些歌好听是好听,就是听着有些伤感。”心直口快的赵廓说道。

  “有什么伤感的,只要不是我大宋军民唱这种歌谣,朕没有什么好伤感的。”赵似挥了挥马鞭,并不在意地说道。

  郭灵宝愣了一下,品味出这句话里的残酷和真实。

  有这样的天子,是大宋之大幸,却是其它国族之不幸。

  一行人到了高昌城,权天山郡郡尹薛弼带着一干地方官员,出城迎接。

  赵似在高昌城转了一圈,对薛弼说道:“天山把西域分成山南山北两部分,你要两边跑,不要顾此失彼。”

  “陛下放心,山北山南道路通畅,臣南北巡视非常方便。山北以农牧为主,山南以耕种为主,各有侧重,臣心里有数,定不敢有负陛下期望。”

  “嗯,天山郡地广人稀,诸多部族,矛盾都藏在水面底下,很麻烦。从河东、陕西等地招募而来的农垦师,是关键支点之一。在没有文同字、言同语之前,农垦师,以及这里的驻屯军,都是你重要的依托。你必须牢记。”

  “臣记住了。”

  “不过还好,天山郡问题繁杂,但是总归比葱岭、河中那边要强。而且这里靠近白虎、玄武、朱雀三旗,以及河西、陕西郡,有他们做后盾,什么都不怕。”

  “陛下,臣的腰杆,现在硬得很。”薛弼笑着答道。

  “硬些好啊。做硬事,说软话,软硬兼施,才能把天山郡变成真正的郡州之治。有事多跟葱岭宣抚司沟通,你这里现在是他们的大后方。所有的情况,必须及时反馈过去,听从宣抚司的调度安排。”

  “臣明白!”

  *这首歌谣是根据《白轮船》里的吉尔吉斯民歌改编的,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有引用过。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