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六章 隔阂_大宋世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离于中原王朝。居住在上面的汉民,也就成了弃儿。百年来,与中原的隔阂,使得这些汉民十分尴尬。

  正如薛菩提所言,契丹人视他们为奴隶牲畜,宋人视他们为异类。久而久之,燕云和两辽汉民对宋国和辽国都没有归属感,他们做什么都只是为了自己和家人能够活下去。

  宋国君臣曾经设想过的,燕云百姓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幻想。

  要不是辽国末年的朝政太过腐败,实在没有办法熬下去,宋国又恰时地改变了国策,对南归军民宽容友善,燕云和两辽的汉民们,宁可躲进山区结寨自保,或者与渤海、女真等人结成危险又脆弱的联盟,也不愿南下投奔宋国。

  辽国灭亡后,朝廷对待燕云和两辽汉民确实十分优待。说是旧辽诸族百姓,汉、渤海、女真、契丹、奚等要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在实际操作上,汉民总会有各种各样的优待。

  不过百年的习惯,很难在短时间里扭转。

  首先,河北、河东这两处百年一直在对辽作战第一线的地区,对燕云十六州的汉民们,可没有那么友善。这些年宋辽两国之间的边境冲突,不知发生了多少次。每次冲突,燕云汉军是主力之一。

  这就是使得许多家人在冲突中丧命的河朔军民,对燕云十六州的汉军很仇视,进而对燕云十六州的百姓也不待见。

  而河朔诸军,由于整体素质高于宋国其它军队,在军改后与西军成为宋军的主力,连带着把这种偏见带进了宋军,逐渐形成了某种歧视。

  这些歧视和偏见,在短短数年间,很难被消除的。

  这些实情,苏文殊是知道的,明白薛菩提心中的愤怒来自何处。只是这一切,他也无力去改变。

  苏文殊长叹一口气,举起手里的酒杯。

  “老薛,喝一杯。”

  “喝,酒一下肚,再一上头,就没有烦恼了。”

  两人闷头喝酒时,那边围着篝火的官兵们纷纷站起身来,像是一群群夜林里惊起的飞鸟。薛菩提和苏文殊闻声转头看去,看到一行人走了过来。

  最前面的那人,面容在篝火的红光中闪动,两人一眼就认出来,勐地跳了起来,站直了身子,跟前面篝火的官兵们一样。

  赵似一边向前走,一边跟篝火边站立的官兵们打着招呼。

  突然他停了下来,站在一位满脸络腮胡子的排长面前。

  “老丁头,想不到在这里遇到你。”

  “陛下,你还记得我。”丁排长激动不已,颤抖着声音说道。

  “当然记得,当初朕一家子去北平,住在西山行宫,你给朕站过岗,还跟你拉过家长里短,朕当然记着了。好啊,都当排长了,不错,当初你还只是个大头兵。”

  赵似拍了拍丁排长的肩膀,继续问道。

  “家里还好吗?上回你说家里有四口人。”

  “报告官家,现在是五口人,后来婆娘又给我添了一个大胖小子。”

  “好啊,你个老小子挺卖力气的。”赵似哈哈一笑,“田地都分到手了吗?”

  “报告官家,都分到手了。我进修升任军官后,又补了十亩。”

  “那就好。你们给大宋和朕当兵,风餐露宿,出生入死,不能亏待你们。家里有什么困难,跟部队说,跟枢密院说,一定会解决的。”

  “报告官家,没有困难,家里都挺好的。”丁排长挺直了胸膛,声音洪亮地说道。

  “好,继续努力,争取再进步进步。

  “是!”

  赵似径直走了过来,走到薛菩提和苏文殊面前,朗声说道:“朕是来看看擒获叛军首领的功臣!”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