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8章 这可不是什么好事_重生79之我在美国开银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将因日元升值带来的竞争力平衡时代下的,即将复苏的美国企业,然后拿国际资本去充实日本国内的经济.”

  “从长远来看,那是我们美国有日本资产,有日本公司股权,同样,你们日本人也会有美国资产和美国企业的股权!我们双方,达成一个利益共通的协议,彼此真正成为一条线上的人,同进同退!”

  作为一个非财政官员出生的藏相,竹下登一开始还没意识到里根财长这话里有啥坑。甚至,乍然一看,好像还不错?

  根据“J曲线效应”理论,在日元升值的初期,日本的贸易顺差非但不会缩小,甚至还会加大,出口规模也会增加。因为,同样数量的日元,能够兑换的美元更多了!

  以日元计价计算出口商品总值,这个是没变的。假设每年日本对美国出口贸易利润总额为1000亿日元,在汇率250:1的时代,以美元计价的话,每年日本能从美国身上赚到4亿美金。当然,实际情况肯定远比这个数字要多得多

  但在模型里,假设,现在汇率来到了200比1。那会导致什么结果?

  在贸易总量完全不变的情况下,对美出口贸易,每年能赚5亿美金!

  凭空多出来的一亿美金,若是再以同样的200比1的比例换成日元,相当于凭空增加了200亿日元的贸易盈余。无论是以日元计价来看,还是以美元计价来看,这都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当然,基础知识、基本概念什么的,竹下登还是有的。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什么毫无代价的收获。

  在获得这种额外盈余的同时,日本需要付出的就是生产规模,贸易规模逐步萎缩的情况。因为,在日元升值后,日本商品若是要保证利润率不变,在美国市场上的售价必然会提升。

  而售价,往往又和销量呈负相关关系!

  一开始,或许还能利用汇差,保持总体收益维持不变,甚至还小赚一部分。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出口规模肯定会越来越小,哪怕单位利润高了,也不一定能填补规模缩小带来的亏损。

  但里根财长,提到了国际资本注入日本,以及日本资本可以去美国投资

  这就让竹下登动了心思

  日元升值,意味着日本商品就得涨价,或者减少利润,缩减生产规模。无论是日本商品涨价,还是日本制造企业缩减生产规模,节约成本。在美国市场上,美国商品的空间就来了!

  价格差距不再明显,或者,日本商品断货,导致的美国消费者必须选择美国商品。都将给美国制造企业带来更多的发展空间。

  到时候,用美元盈余去投资这些美国企业,利润用来冲抵生产、贸易规模缩小带来的损失。然后国际资本的注入,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催生日本的消费繁荣,或者直接注入到日本企业里,维持现有的生产规模不减

  看上去,就是一个有点类似于互相置换股权似的合作方案。

  到时候日本制造企业和美国制造企业,都是彼此的老板,有钱大家一起挣!也没什么不公平竞争,好像.挺不错的?

  反正连《美日安保条约》都签了,军事上自卫队都快住进美军军营了,经济上也来了一个《美日企业互保条约》好像也不算什么?

  但就在竹下登有些意动之时,他身边几位幕僚那快黑成碳的脸色

  让竹下登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什么好事!

  请收藏:https://m.aicms.net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